第二百零一章 魚與熊掌-《大明寒士》
第(1/3)頁
沈康抬眼打量著院子,自己進的門是院北正門,再往北,有三間大廳,中間是一條長長的過道,張忡正坐在過道,背西面東。而再往北,便是一座座連在一起的草棚子,是為學子考試的“考舍”。
學子到齊,天色也已經蒙蒙亮了。
常教諭與另外幾位考官紛紛起身,朝著張忡拱手行禮,然后立于張忡身后。另一邊,數名為考生做保的廩生被帶到了張忡面前,一齊向他行禮。
張忡泯然點頭,廩生們有序的去到他身后,站成了兩排。
史主簿走上前來,手持名冊,高唱道:“縣學,劉強,年十三,具保廩生:吳敏!”
考生上前一步,朝著張忡長施以禮,張忡身后的廩生應答道:“是。”
張忡點頭,此考生被帶到了一旁拿上考卷,對應著考卷上的座號,走進考舍去。
宋淵低聲道:“得虧了阿術讓咱晚些進來,看情形,且有得等了。”
“恩。”沈康應了一聲。
隨著時間的流逝,大院里的考生一一走進了自己的考舍,沈康被分在了壬申號,算是中庸的地點,不必聞到茅廁飄香,也不必在大門處聽到墻外人聲,更不必在中間時常被巡查的皂吏打擾。
他沉下心來,將筆墨硯臺擺放好,看了一眼考題。
魚我所欲也。
出自《孟子》一書,是孟子的代表篇章之一。他在人性方面,他主張性善論,認為人生來就具備仁義禮智這些品德。在社會政治觀點方面,孟子突出仁政、王道的理論,提出民貴君輕的主張。
這篇文章,直抒胸臆,將道德與生命擺在一個對立面,他義無反顧的選擇道德,教育人們要有選擇的對待善惡,即便是生命受到威脅,也不能舍棄義。
作時文的第一步,就是破題。
破題的關鍵,不但是點明主旨,更要切合當代人的禮義方向,能做到這兩點,文章就屬上佳之作,若是再能語言精練讓人眼前一亮,那就更加錦上添花了。
自方才見到吳大元,沈康便升起了一些好勝心。他想試一試,竭盡全力的面對這場縣試,自己究竟能拿到個什么名次。
考慮到文章大致主旨,又開始回想四書集注上的內容,他緩緩的...拿起了提籃里的包子,默默的在心里打著腹稿,并啃著熱氣騰騰的包子。
考試開始,衙役手持牌燈巡行考場。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尉犁县|
太仓市|
呼图壁县|
阳谷县|
东乌珠穆沁旗|
玉环县|
怀化市|
隆尧县|
凤山县|
阳城县|
冕宁县|
霍林郭勒市|
仁布县|
安义县|
尼勒克县|
明水县|
东莞市|
合作市|
莱芜市|
衡阳县|
昂仁县|
兰西县|
分宜县|
永康市|
安丘市|
株洲县|
壤塘县|
连州市|
福清市|
广宁县|
新宁县|
平昌县|
靖远县|
太仆寺旗|
瓮安县|
电白县|
中山市|
铜陵市|
城市|
大同市|
金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