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信者為神-《我穿越成一個國》
第(1/3)頁
信者為神,在這個神明主宰的世界,國家的化身自然而然成為一類和神明平起平坐的存在。
靈宮,風娥與姬樂同坐高臺之上,飲酒閑聊。
“國靈從某種意義上也是另類的地神。畢竟說到底,都是大地神性的衍生物——”女神話語一頓,似乎有所顧忌,刻意轉移話題:“說起來,你很特殊。絕大多數的國靈都是從動物植物的形象一步步演變為人形。他們的起點,是城邦國最開始祭祀的圖騰。沒想到,你居然一開始就具備人身。而且智能很高,跟我見過的其他國靈不一樣。”
聽到女神的話,余媖神色有異,努力通過大腦進行回憶,將消息傳遞給姬樂。
在余媖解釋下,國靈還有另一個內情。
在這個世界,古老的天神都是創世神后裔。但最初創世的神明有兩位,一個司掌天,一個統治地。類似華夏神話體系的“皇天后土”。而國靈的催生,便有地神在幕后推動。
據本世界的神話記載,地神于千年之前隕落,死后大地神性散于各地,才催生了各式各樣的地祇以及國靈。
國靈誕生的兩個基本條件,一個漫長歲月積累的國家,一個來自地母神的殘留神性。
“但地母神的死亡據說和天神們內斗有關,所以風娥神不敢多言,有所保留。”
聽到余媖的提醒,姬樂微微點頭。
不錯,如果地母神還在,大地權柄聚于一神之手。這些以大地國土為軀體的國靈,怎么可能輕易誕生?
更別說,姬樂這等半路出道的國靈。
他的誕生,的確可以說是天時、地利、人和凝聚在一起的奇妙產物。
如果大地母神不死,來自大地的至高神性就不會流落在外。如果大夏國民對國家的認可度不夠,也不會積累足以誕生神明級的信仰力。如果姬樂不是大地神性與國民信仰結合,并恰到好處帶來華夏一脈的薪火傳承,他也不能順利誕生,以后世一個普通華夏人的靈魂,成為這個國家的化身。
風娥有所顧忌,姬樂也主動避開話題,跟風娥閑話這個世界的風土人情。
“對了,剛才我見你們夏國的君主被傳送走。應該又去托磊城了?”
托磊,就是楊柯等人所在的那座土城之名。這個在密林中誕生的小城,是遠方某個文明的分支。在夏國官方稱呼中,這托磊小國命名為“畢拓國”。奈何這小國實力太弱,直接被夏國橫掃,日后再也不會出現在夏國的王宮記錄內。
“嗯。”
“回頭你們注意點。我來的時候,聽聞南邊艾落山的那幾個地神好像要有動作。”
姬樂皺著眉頭,用詢問的目光看向余媖。
余媖只好再度通過“心傳”的方式,將這一部分情報告知他。
夏國對天神們敬而言之,但大地上的神祇就不同了。自地母神隕落后,大地諸神龍蛇混雜,既有大地山河孕育的地祇,也有各部落城邦祭祀的圖騰神,還有那些偶然獲取地母神性的神獸。這些地祇大靈在大地肆虐,是夏國最頭疼的敵人。
楊柯目前帶人去南邊征戰,便是為對抗南宇山的地神聯盟。而南宇山,就是風娥女神所指的“艾落山”。
“確切來說,艾落山這個名字也不對,最初的詞根是‘愛羅’,是圖穆王朝定義的名字。哦,圖穆王朝在我們官方稱呼中,是‘大穆王朝’。”
大地興盛一個個城邦,孕育一個個國度。每一個國度都有自己的文明,自己的語言。縱然是天空中的同一批天神,在各大文明城邦也有截然不同的稱謂。夏國的作法,是將各文明的稱呼,以華夏文明的方式進行翻譯修正。
聽著余媖解釋,姬樂心中不耐:“一個事物多個名詞太麻煩了,難道就不能用統一的名詞進行整合?”可姬樂也明白,各國各族都有自己的文明,有自己的一套語言。誰愿意放棄自家文明,臣服外人?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四川省|
疏附县|
江孜县|
清镇市|
镇平县|
定州市|
信丰县|
论坛|
城口县|
开原市|
弥勒县|
嘉祥县|
香格里拉县|
巴林右旗|
饶平县|
潼南县|
平罗县|
临汾市|
汝州市|
阳江市|
泸西县|
临沧市|
长武县|
阳春市|
潜山县|
凉城县|
陈巴尔虎旗|
通河县|
平定县|
常熟市|
金湖县|
商城县|
苏尼特右旗|
静宁县|
涪陵区|
灵璧县|
抚宁县|
宁乡县|
青河县|
电白县|
房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