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既然上次背了學而,但方仲永索性就繼續教他論語》。在葉南讀一遍背下的同時,還將其中所蘊含的道理細細講給他聽。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世界并非沒有標點符號,只是上不了臺面,純粹供普通百姓學習方便,下放公文時方便普通人理解而使用。真正讀書人之間的交流,都是不用標點符號的。
原因,以后自會再提。
發信數日后,方仲永便接到了三名朋友的來信。
這三封信都是加急,用的是日行三千里的妖馬。為此,方仲永付出了足夠普通百姓生活一月的郵資。
其中一人表示最近很忙。東海龍宮主辦了一場文會,指明要他參加,抽不出空來,只在信件里附了一方硯臺,作為給方仲永未來徒弟的賀禮。
其他兩人,尤其是讓方仲永意外的是第三人,都表示有時間,會在五月十六的拜師日前來觀禮。
看完手里信件上率性而為,時而銀鉤鐵畫,時而飄忽若仙,時而一板一眼的書法,方仲永長出一口氣。
“從字上看,介甫最近的文氣又有精進。想來不用多久,就能登入大儒之位了吧。”
又想想自己現在僅僅是個秀才,以后說不定也只能是個秀才,縱使經歷了十多年時光,方仲永還是免不了嘆息一聲,苦笑道。
“這么多年過去了,沒想還是放不下啊!”
……
雖說半部論語》治天下,但如果因此只讀論語,不管其他,那可就要讓人笑掉大牙了。
在方仲永眼里,葉南的年紀偏小,很多論語里的道理還沒辦法理解,甚至是如他這般有著切身體會。所以在講了些論語中的粗淺道理后,便換了一本左傳》,讓他繼續背。
這根本就是后世的填鴨式教學!
作為被填的那只鴨子,葉南毫無辦法,只能張開嘴,任由方仲永將那些四書五經,撮吧撮吧全都塞進自己的肚子里。
先不管那些文章說的是什么,作者又想闡明什么道理,總之,背下來就是了。理解可以放在之后。
這也是方仲永的那稱呼為‘介甫’的好友,幼年時期的悲慘經歷。
或者說,凡是‘過目不忘’的天才,小時候都是這么過來的。他方仲永如果不是出了意外,原本也應該要‘享受’這么一遭。
這日子,一直到五月十五日方才停歇。
這一日,葉南和往常一樣,跟著方仲永繞著方家村跑步。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