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今天中午的飯菜,姜瑜算了算,大概會有八個盤,她想了想后決定再加一道湯。 來到姜川的房間,姜瑜把小家伙給喊起來。 “小川,你去大伯家里換兩斤豆腐回來!”村子里的姜大伯,是一個做豆腐的好手,以前吃公社食堂的時候,他就在后廚里專門做豆腐。 食堂關門后,姜大伯就在村子里上工,偶爾也會在家里做點豆腐,公社的人有時候會用豆子或者是雞蛋錢等去他家里換豆腐吃,物美價廉且干凈好吃。 此時已經上午快十點鐘,姜川雖然舍不得離開暖乎乎的被窩,可既然二姐讓他跑腿,他自然也不會繼續賴床。 麻利的穿好衣服,從二姐手里接過一袋雞蛋,拎著就出了門。 姜川別看只是個八歲的孩子,可辦事很利索,一來一回速度很快,并未在路上耽擱。 若擱在一般調皮的孩子身上,估計等到了地方,手里的雞蛋完好無損的沒幾個。 她之前如果不是穿到了姜瑜的身上,姜瑜本人都沒有這個弟弟懂事。 “二姐,中午都有什么菜?”姜川湊上前來,期待的問道。 “有雞有魚還有肉,紅燒肉喜歡嗎?” “喜歡,怎么能不喜歡,只要是肉我就喜歡。”姜川離開一嘴雪白整齊的牙齒,向二姐彰顯著自己是肉食性吃貨的標志。 之前姜瑜倒是想著做一道蒜泥白肉的,想了想還是算了,紅燒肉就挺好的,名字聽著也喜慶,而且瞧著就紅紅火火的。 她不想承認是因為家里種的大蒜太辣的關系。 等姜煙回來,姜瑜就開始下鍋了。 隨著鍋鏟翻飛,一道道菜飛快的出鍋,有糖醋魚,有雞肉燉粉條,有紅燒肉,有白菜炒肉,肉炒干筍等等,最后是一套豆腐湯。 廚房里飯菜的香味飄出去,也虧得這個點家家戶戶都在準備豐盛的年飯,姜瑜這邊的味道即便很濃郁,也不會被察覺到。 將做好的菜,分別夾了點裝在小碗里,然后放在另外一個房間的供桌上。 姜煙取來一張燒紙,簡單的折疊了一下,遞給姜煙一支筆,“寫吧!” 姜瑜攥著筆,懵,“寫什么?” “姜氏宗親之神位!”姜煙說道,“寫好之后貼在供桌的墻壁上。” 姜瑜雖然不知道為什么要這樣供奉先人,可還是按照姜煙的意思寫在了折疊成小房子似的黃色燒紙上,然后看著姜煙將這張紙貼在墻壁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