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趁著今天太陽暖和,我去洗洗家里的衣裳,你們倆能里里外外打掃衛(wèi)生嗎?” “能!”姜瑜和姜川點頭。 家里的臟衣服不算多,主要是快過年了,姜煙得把過年要穿的棉襖洗干凈,冬天氣候陰冷,而且他們這邊冬天里經(jīng)常飄雪,好不容易今天是大太陽,肯定得趁著好天氣洗出來,曬干也得需要個三四天才行。 棉襖很厚,浸泡之后更是沉重?zé)o比,姜瑜年紀小,力氣不夠,她一個人洗不動,姜煙也舍不得讓妹妹大冬天的洗衣服。 姜家六間屋,其中有四間土炕,其中一個土炕是小隔間,以前是姜川睡覺的屋子,后來老爺子去世后,姜翰夫婦就搬到了老爺子睡覺的主臥室,小隔間就空了出來,現(xiàn)在主臥室是姜煙姐妹睡得,空出來兩個土炕,小隔間被收拾成了雜物間,里面放的都是冬天收獲的菜和糧食等,另外一間則是放的家里的被褥等。 家里的家具等并不算多,因此打掃起來也不費勁,姜瑜是個有主見和規(guī)劃的,很多的物件她都以最容易取用的方式給重新歸置了一番,然后用雞毛撣子將屋頂?shù)幕覊m撣了撣,最后是和弟弟倆人一塊開始將家里前后的窗戶仔仔細細的擦拭了一邊,整理妥當后,整個家里變得窗明幾凈,瞧著就舒服。 之后幫著姜煙把洗干凈的棉襖擰干水,晾曬在庭院里的晾衣繩上。 小年這天晚上,他們在家里吃了一頓餃子,當然也給茅屋那邊的五位老師送去了兩篦籃子的水餃,還有兩掛鞭炮。 這些鞭炮都是在公社買的,也是公社大隊長姜長海組織的人去縣城里進的貨,然后按照需求分發(fā)給了村民,這個可不是免費的,需要花錢買,不過姜長海并沒有賺差價,村子里每年都有這規(guī)矩,為的是讓村子里的人少跑一趟,畢竟坐車往縣城供銷社跑也要花錢不是,這樣他只需要和鄰村借一輛拖拉機,直接一趟就給拉回來了,鞭炮每一掛高那么一兩分錢,余下的就是給人家的辛苦費和柴油費。 餃子上桌,姜川點燃一根香,興奮且期待的看著大姐,“放不放?” 姜煙忍俊不禁,去隔壁屋子里拿來一掛鞭炮,和姜川一塊來到院子里,將鞭炮掛在晾衣繩上,“去點吧。” 姜川湊上去,蹲下身,將手里的香湊上去,帶引信刺啦出火花,他趕忙轉(zhuǎn)身跑進了廚房。 剛關(guān)上廚房的門,院子里的鞭炮就噼里啪啦的轟鳴起來,震的窗戶都在嗡嗡作響,院子里頓時火花四射。 姜瑜趴在炕里面,透過窗戶看著外面,臉上也掛著喜悅的笑容。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