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說起來這一招歷史上還是康熙的首創,康熙因為祭出這一大招,而成為歷史學者口中的“千古一帝”,與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并列。 朱由檢看著群臣一片沉默,便向著王承恩道:“王承恩,宣旨吧。” 王承恩站了出來,朗聲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承天命,繼皇兄遺詔,沖齡即位,以奉宗廟。然朕雖以眇眇之身繼位,亦哀生民之多艱。朕殫精竭慮,思索再三,欲效仿上古先王民不加賦而國自用之善舉,朕當與民盟誓,即令天下官府自今日始,永不加賦,如違此誓,天棄厭之,人神共誅!” 一開始聽到王承恩宣讀的套話,群臣皆不以為然,可當群臣聽到“永不加賦”這四個字時,群臣一下驚醒過來,所有人的眼珠子都瞪得大大的,一副見鬼了的模樣。 大家都愣住了,不敢相信地看著高居于御座之上的崇禎。 你特么瘋了么? 竟然放出“永不加賦”的大衛星! 賦稅賦稅,你到底知不知道什么叫賦稅? 崇禎當然沒瘋,也知道賦稅對于朝廷財政的巨大作用,以及賦和稅之間的區別。 賦在古代有特定的含義,即用來滿足軍事需要征收的軍需品叫做賦,如征用的兵車、武器、衣甲等。 所以賦字由“貝”加“武”二字組成,“貝”為貝殼,是古中國最早的貨幣,兩字合在一起便是貨幣用于戰爭的意思。 而中國古代的稅最早是指對土地產品和工商業的征收,用于國家一般經費。 正如《漢書·刑法志》的記載:有稅有賦,稅以足食,賦以足兵。 換成大白話意思就是稅用來維持國家運行的,賦是用來打仗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