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一夜無話,翌日清晨,武維義在查驗了一番病情過后,便讓墨翟是備下了一輛板車。二人一同再次來到了山谷之中。 要說起這土著的板車,它的轱轆倒也結(jié)實,只是在軸套處卻是極為生澀,轉(zhuǎn)動起來頗為不便,加上又是走的山路,因此墨翟只推了沒一會兒,便已是累得氣喘不止。 到得地方,眼見這漫山遍野,琳瑯滿目的草藥,他二人卻也只得是摘些僰人急需的。另有一些不常見卻看似極有用的,武維義卻也只得是干瞪著眼,連稱可惜。 墨翟只聽得兄長在那是連連唉聲嘆氣的,善于察言觀色的他一眼便看破了他的心思: “兄長可是在為不能多帶些藥草回返而感到惋惜?” 武維義一旁聽罷,不禁是微微苦笑一聲: “呵,知我者果然是莫過于賢弟嘍!……” 墨翟得此贊譽,甚是歡喜,并是繼續(xù)說道: “兄長,若我等可制出一輛更好的載車來,那豈不便可迎刃而解了?” 武維義蹲下身來,端詳著面前的板車,又回想起剛才的一路艱辛。試想若要真是利用這種板車載著藥草回返,莫說是回得僰寨,就算是回到他們現(xiàn)在所居的土窯只怕都要費些周折…… “但眼下……只這一輛板車,我等卻又如何能制出一輛更好的來?” 墨翟和武維義一時都陷入了深思中,他們二人,一個巧智,一個博聞,正可謂是相得益彰。但凡只要是他們能料想得到的,便沒有他們造不出來的東西。 只見墨翟忽地一拍腦門,又是激動的說道: “哎?!兄長,若是再造一副更大些輪骨,爬起山路來豈不更為便利一些?” 武維義先是點頭,后又搖頭,一副不置可否的模樣: “輪子大些固然是要更穩(wěn)當(dāng)一些,但是……輪子越大,轉(zhuǎn)矩便也越大,屆時若要推起來只怕要比現(xiàn)在是更為費力……” 墨翟聽罷,于是又仔細(xì)的查看了一番板車底部的橫軸與輪軸的嵌套處,又動手是嘗試著掰擰了一下: “兄長,翟也曾見過不少馬車和板車,深知此等轉(zhuǎn)軸處皆為死結(jié)。于坦途運載尚可,但若要在山路行走卻是極為不便……” 武維義聽罷,不禁亦是深以為然。這墨翟當(dāng)真不愧是日后的墨家巨子,想他這般的年紀(jì),若是生于現(xiàn)代,卻還只是個乳臭未干的毛頭小子罷了。而如今的墨翟解起問題來卻已是思維細(xì)縝,頗得要領(lǐng)。也難怪日后他是能夠成得大器。 不過,只這些個難處,武維義原本便亦是知曉的。但奈何受其器用拙劣,很多東西他能想,卻也沒法制造出來。就比如這軸承以及彈珠盤,縱是于現(xiàn)代是極為尋常的物件,他如今卻也沒法做得出來。 只聽武維義是在那里又是一陣嘆息: “賢弟所言極是……若是在我們那時代,確是有一種鐵箍,一大一小套在一起,中間再是鑲上些圓物。內(nèi)環(huán)以鎖鞘固定于承軸之上,外圈則固于輪骨。如此推輪便能省下不少力氣!再輔以大輪,便當(dāng)真可在山路之上是如履平地一般!只可惜,此等物件于現(xiàn)今卻是癡想,也只能是說說罷了……” 墨翟一邊聽得仔細(xì),一邊已是在腦海中構(gòu)建著形象。待武維義把話說完,卻竟是眼前一亮,頗為激動的言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