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兩個龐然大物,卷起獵獵狂風,裹挾著將彼此撕裂的殺意和天位數字級別的動量,如同兩枚震怖世界的巡航導彈相互碰撞! 時空仿佛凝固,但這凝固轉瞬即逝,不到一毫秒的時間,魔龍就繼續向下俯沖,沒有想象中驚雷般的撞擊聲,也沒有想象中僵持不下的對峙,更沒有肉眼可見的沖擊波,兩頭巨龍相撞的瞬間,黑色巨龍就如同泥沙做成的城堡遇上觸碰云端的巨浪,徹底潰散! 潰散的速度太快,以至于人們視網膜上來留著黑龍的殘影,龐大的龍身就已徹底崩塌,重新化為飄蕩半空的黑霧。 絕大部分觀眾無法接受雙眼傳回的畫面,也無法處理畫面中蘊含的信息,大腦徹底宕機,渾身僵硬如泥塑木雕。 輸了? 站在人類陣營的巨龍就這樣輕易地失敗了?連一番像樣的掙扎于抵抗都沒能做出來,就化作漫天云霧,隨風消散了? 隨著黑龍的潰敗,襲擊人們內心的不僅僅只是挫敗感,還有災難降臨的危機感和危如累卵的恐懼感,如果魔龍沖下低空肆虐南都,他們在劫難逃。 包括聯合指揮部指揮官、遠江戰士與諸多覺醒者在內的人們仍舊保持頭腦的清醒與冷靜,比起整個南都八百萬居民,他們只占了極小的比例,但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里,因為這些“少數部分”,才是真正的知情者。 楊小千名聲在外,聯合指揮部的軍官們早有耳聞,一個憑借頭腦于亡者國度內聚集精兵強將,以一己之力挽大廈將傾的人物,豈會如此輕易滅亡? 如果遠救會的創始人如此自不量力,早在遠江就該變成碎肉爛在變異體肚子里。所以楊小千必定有自己的安排,這一幕只是大戲開場,絕不會是尾聲! 而對于出身遠江的戰士們和覺醒者們而言,楊小千、于謙、劉遠舟這三個名字早就成為不敗神話,代表勝利的符號,任何一場戰役只要有他們在,無論處于何等絕境,人類都能迎來最后的勝利。 當看到黑龍身形潰散時,大多數戰士和覺醒者都沒能理解楊會長的意圖,但他們內心深處都抱有同一個想法:楊會長不會敗! 這個想法歷經當年血雨腥風的洗刷,早就堅定不移,如同刻在骨子里的骨髓,流淌血液中的血脈,成為永遠無法剔除的信念,不僅會伴隨他們終生,還將傳承給他們的后代。 魔龍還在墜落,但在與黑龍發生碰撞后它便開始做減速運動,極高的加速度的方向從垂直向下變為了垂直向上,很快讓魔龍懸停在半空。 它的模樣太過猙獰,所以人們很難在這猙獰恐怖的外表下看出任何人類能夠理解的表情,但從它那雙駭人的血色豎瞳可以看出,它似乎處于痛苦之中。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