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分化瓦解-《歷史粉碎機》
第(1/3)頁
不過在繼續向北進攻之前楊豐還得先把蓋州拿下。
這是進攻的基地。
這座小城的一千守軍當然不值一提,可加上近萬旗人老弱婦孺就不太簡單了,可不要小看老弱婦孺,真到了拼命的時候老弱婦孺也一樣會變成戰士,這一點江陰百姓就是很好的例子,只有蕩寇旅四千人,而且還得留下一部分堵青石關的情況下,輕松攻克蓋州可不容易,真要死傷個一兩千,那向北進攻就完全可以說是扯淡了。
“陛下,臣以為對于這些逆民應區別對待。”
他的向導官劉成說道。
“區別?如何區別?”
楊豐問道。
“建奴以旗分民,但旗下并非都是建奴,滿州,蒙古,漢軍各自分別,這是旗人,但旗人之下又有包衣,若以旗人為主子,那包衣就是主子的家里奴仆,平時供養伺候主子,戰時輕壯為兵編入包衣營,其構成復雜,多系野豬皮初起在遼東征戰之時俘虜或購買的,這是旗人的親信家奴。另外還有一類為尼堪,此語原是他們稱呼我漢人的,但實際又有區別,其中有臺尼堪,可以將其直接視為建奴就行,這是最初投靠建奴的,除極少數做了包衣,其他絕大多數都是正身旗人。還有則為尼堪和撫順尼堪,這兩類相近,都是早期投靠建奴的,但晚于臺尼堪,故此這兩類除極少數為正身旗人之外,絕大多數都是包衣,還有最下等為阿哈尼堪,也就是純粹的奴隸,這個是前些年關外大戰之時,被他們擄掠的遼東百姓,在建奴里面身份低等受盡欺凌。另外還有朝鮮人,他們的身份不同于尼堪,除少部分為正身旗人外,絕大多數都是八旗滿州的包衣,但他們多數都是之前建奴攻破朝鮮之時擄掠的平民,對建奴其實也沒什么忠心可言。”
劉成說道。
“那又如何?”
楊豐問。
“回皇上,旗人是肯定不能赦免的,無論滿蒙漢都死有余辜,但包衣或可另外考慮,畢竟有主從之分,比如包衣殺其主而降者,完全可以視為將功折罪,至于阿哈尼堪就更不用說了,只要陛下肯赦免他們立刻就會倒戈,而那朝鮮包衣若陛下賜其漢民身份,允許他們繼續世代居住原地,并將其目前所耕種土地賞賜他們,或者愿意也可返回故土,那么他們同樣會倒戈的。”
劉成說道。
“有道理!”
楊豐點了點頭。
很顯然這個小劉同志也是心腸歹毒的,他那個包衣殺其主視為將功折罪的想法,無疑就是在慫恿那些包衣賣主求生,這個問題實際上在廣寧時候就已經需要面對了,但廣寧城到最后那些旗人把值得赦免的都吃光了,所以也就沒有再麻煩著甄別。
“傳旨,曉諭蓋州之民,但為建奴語阿哈尼堪之良民,往日朝廷之軍保護不力,致其為建奴擄掠而不得已附逆,其責在朝廷而不在其等,切勿助紂為虐,自取滅亡,有歸降朝廷者,一概既往不咎,所耕種之土地,皆收歸皇田賜其耕種,除繳納田賦外,只需繳納一成地租即可。而為旗人之包衣者,雖亦情有可原,但其跟隨建奴作戰已屬大逆,故可允其將功折罪,但有包衣以旗人首級歸降者,可免其死罪歸入內廷奴籍,為朕修陵以贖前罪。
惟旗人罪在不赦,除女人與低于車輪之孩童外,其他一概殺無赦!”
緊接著他說道。
這樣就可以了,他就不信那些包衣和奴隸們都愿意給野豬皮家族殉葬,那些被擄掠的漢人奴隸,這個直接解放為良民,然后又是一支忠心耿耿的力量,至于那些包衣,這個正好以后留著修金字塔,話說他那個大金字塔也該開始籌備了,反正雇傭老百姓還得花錢,讓這些包衣們當苦力又不需要花錢,就是這地點還需要考慮一下。
“若有建奴冒充漢民呢?”
他突然問道。
“陛下多慮了,那建奴和咱們的長相頗有不同,雖然粗看都差不多,但熟悉他們的人一眼就能分出其樣貌,這建奴自稱是女真后裔,實際是胡扯的,女真早就被蒙古殺光了,他們是北海嶺北一帶南下的生番,實際上和索倫人同源,只是他們南遷后受我華夏影響多少開化了些,自己給自己加了個女真后裔名頭,反而把索倫人視為蠻族。”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漳平市|
江门市|
长治市|
清原|
确山县|
南和县|
安吉县|
陕西省|
淮安市|
大竹县|
尖扎县|
宁安市|
德保县|
临夏县|
邮箱|
绥滨县|
揭东县|
台山市|
临武县|
新和县|
军事|
定襄县|
哈尔滨市|
临沂市|
宜兰县|
周至县|
中牟县|
新建县|
射洪县|
贺州市|
高雄县|
广汉市|
佳木斯市|
陇西县|
个旧市|
湘西|
资兴市|
凤城市|
阿坝县|
陵水|
厦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