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而在無數的花朵之中,秦曉偉算是最璀璨奪目的那一個。 盡管伯勞內在白云廠呆了不到8個月的時間,但秦曉偉卻受益良多,不但全面繼承了伯勞內滾珠閉鎖機構的獨特槍械結構風格,而且還積極的探索最佳的槍械自動匹配方式。 而眼前的通用機槍便是他這幾年來厚積薄發的集大成者。 “成功了?” 看著朱英啟時而點射,時而連發的射擊,終于開口問出了關鍵性的問題。 “恩!”秦曉偉一如既往的簡練。 “導氣還是槍管后座?” “半自由槍機式!”秦曉偉依舊平淡而簡潔,柏毅卻稍稍動容,就槍械的自動原理而言,導氣式和槍管后座式是最常見的兩種自動槍械使用的自動方式,當然也是最容易上手的兩種方式。 正因為如此,柏毅覺得秦曉偉的通用機槍或許就是這兩種自動方式的某種變形,因為在他看來,作為一個造槍經驗幾乎為零的新人,秦曉偉最可靠的突進便是在成熟的技術上,加以利用和改進。 就如同唐繼晨的自動榴彈發射機,走的就是這個路子,成不成功到時其次,關鍵是不會煩太大錯誤。 可秦曉偉顯然有悖于常人,直接就上半自由槍機式自動原理。 此種自動方式在幾十年后,并沒什么稀奇之處,可在20世紀50年代初卻是破天荒的存在。 所以在此時的主流槍械設計界,此種自動方式一直被視為異端,特別是自動半自動槍械領域,半自由槍機式自動原理更是設計師們的禁忌。 因為在主流槍械設計師的眼里,脫胎于全自由槍機式自動原理而誕生的假設自動方式,充其量也只能在手槍上呈呈威風,最多最多能在沖鋒槍上效效力。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