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長江水戰-《三國末世錄》
第(2/3)頁
但這個世界,壽春城卻是在淮水與長江之間,巢湖以東,后世壽縣東南百余公里的位置。縣境之南靠近長江。它本為與江東丹陽郡一江之隔的九江郡治所。因此長江江面航道的控制權對于壽春戰役十分重要。
奪回制江權,孫策的大后方丹陽郡便能就近向前線提供糧草補給,同時還可切斷袁術軍通過長江水道對漢軍后方的襲擾。
此時,雙方主力水師已在江面上拉開架勢,準備決戰。在震天的鼓聲中,袁軍戰船鼓足風帆,乘著北風的風勢,盡力向漢軍戰艦靠去。
漢軍戰船不順風但順水,借著水勢,也向對方靠去。只是馮宇的艨艟艦并不是直直沖向對方戰船,而是偏轉一個方向。避免與對方戰船迎頭相撞。
筑陽艨艟上的床弩開始發射弩槍,而且有的弩槍沾滿火油,捆綁著纖維易燃物,發射時從點燃的火炬火焰中穿過。如同一條火龍射向對方戰船。
這樣的火槍當然無法將戰船甲板點燃,但若是射中船帆,那必然會引發一場熊熊大火。
“弓弩手,上箭開弓,準備攢射!鉤鐮槍,準備接舷!刀盾手準備跳幫!”一名袁軍水師將官正指揮著甲板上弓弩的兵士準備接舷跳幫做戰,猛然,隨著咻…噗的一聲響,他的胸口濺起一朵血花,一支弩槍貫穿了他的胸腔。
另一艘袁軍戰船上,一支火龍正射中船帆,火借風勢,整個船帆迅速燃燒起來,接著又引燃了距離船帆不遠處的船樓。整個船只逐漸被吞沒在熊熊火焰之中。
嘣的一聲巨大的悶響,在紛飛的箭雨中,一艘江東戰船與袁軍戰船靠在一起。兩方兵士隔著船舷繼續弓弩對射,并用矛槍互相捅刺。而后占據優勢的一方,開始攀過船舷,在甲板上與對方短兵相接。
整個江面上殺聲震天,十幾只船只已變成火船,火越燒越大,有的桅桿已燒的倒落下來。這些火船自然都是袁軍的戰船。
孫策的戰船已經全部與袁軍戰船展開接舷做戰,他們船只數量雖少,但士氣遠遠高于對方。只要接舷,勝利的一方基本上就是江東水師將士。
而馮宇的艨艟戰艦卻極力避免與對方接舷沖撞,而是靈活的在江面上游走,雙層甲板上的床弩持續的發射著致命的弩槍和“火龍”。若是偶然與袁軍戰船錯過,甲板上的戰斧,箭矢,標槍會向袁軍戰船傾瀉而去,
那是維京水手戰兵發起的攻擊。這些戰兵非常適合接舷戰。但是他們那低矮的維京戰船并非適合水戰,所以馮宇并沒有要他們駕維京船來長江參戰。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海省|
麟游县|
连平县|
尉犁县|
新宁县|
浪卡子县|
蒙阴县|
公主岭市|
湘潭县|
渝北区|
德钦县|
普洱|
阳曲县|
墨玉县|
台中市|
桃江县|
项城市|
莱西市|
壶关县|
汽车|
宁南县|
田林县|
石柱|
彰武县|
黄山市|
万宁市|
隆子县|
宁河县|
泰安市|
江油市|
眉山市|
蓬安县|
平远县|
理塘县|
色达县|
阳新县|
台南市|
秦安县|
东阳市|
吴堡县|
永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