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中平五年的早春,依舊春寒料峭。位于洛陽外城西部的西園突然熱鬧起來。自黃巾之亂后,做為皇家花苑,天子劉宏逍遙窩的西園已鮮有這樣的喧囂和熱鬧。 鼓號齊鳴,旌旗飛舞。一隊隊排列整齊的西園新軍步騎開入預置場地,形成八個方陣,一字排開,等待天子劉宏檢閱。雖然人數不多,但卻個個甲胄精良,精神飽滿。 接著,傳來一陣密集的馬蹄聲,一群將官策馬馳入場中。他們人人身著熠熠生輝,光彩無比的禮儀鎧甲,胯騎肩高過人的西涼健馬。 這些人是劉宏親封的西園校尉,雖然叫校尉,但漢朝的校尉分很多品級,校尉和校尉間的差距大了去了。這些西園校尉的地位實際要高于那些雜號將軍。他們入場之后既駐馬于各自方陣之前。 最后,劉宏才在禮樂聲中登上檢閱臺。當他將臺下軍旅匆匆掃了一眼后,就發現不對勁。 他對左右疑問說“西園軍,朕給的編制定額是八營,每營一千人。臺下人數明顯不夠,也就一半的樣子。” 中常侍張讓立刻解釋說:“啟稟君上,據老奴所知。如今京城還在與世隔絕中,內外城雖還存民戶,吏戶,兵戶合兩萬余戶,十萬余人口。但并無多少空閑人口,這三千九百三十二名甲士都是從此間精選而來,已是達到人口極限。若是放寬甲士的挑選標準或是開城后,方才能湊齊君上要求的人數。” 劉宏點點頭,又向下檢視一眼,繼續說道:“不是西園八營八校尉嗎?怎么只來了七個?” “啟稟君上,當下只有七名校尉,還有助軍右校尉在空缺之中,沒有封任。”站在劉宏華蓋另一邊的小黃門答道。 劉宏臉色立刻陰沉了下去,大聲說道:“不對呀!前幾日,朕明明下了敕令封大司農馮方的那個兒子馮…馮…” 長期沉湎酒色的他一時難以記起馮宇的名字。 “陛下可說的是馮方次子馮宇?”左右有人提醒道。 “對!當時朕就已經封馮宇為西園助軍右校尉了,怎么現在助軍右校尉還是空缺狀態?這究竟是怎么回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