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至于公孫素,楚河則是另有安排,暫且不表。 不知不覺,猴王在方寸山學藝已有六七年。 雖然是心念世界,如同夢中世界,虛假居多。 但是猴王的精進依舊令人稱奇。 單以戰力而論,猴王竟然已經不弱于尋常仙佛,偏偏境界卻還在元神之下,未曾前往地府,消去名冊。 早先有言。 尋常人欲成元神,必然盜取前世,亂了輪回,謂之‘藏’。 而如猴王這般,無有前世,石胎所出者,則是要直接去往地府,消了地府冥書上,自己的名字。強行亂了輪回,謂之‘奪’。 這種不合理的境界與戰力強大差距,也只有在心念世界這種大半虛幻的世界,才會實現。 現實中,不說完全不可能,但是出現的概率,則要更加小很多、很多,幾近于無。 扮演著菩提老祖的楚河沒有再作妖,一切按照正本的劇情走。 等到孫悟空學藝差不多了,就尋了個由頭將他趕走。 同時警告他,切莫不可提到自己的名號。 否則就要將他剝皮銼骨,神魂貶入九幽之外,叫他永世不得翻身。 曾經看原著,此處不解。 既然菩提老祖傳了孫悟空如此眾多的神通、法術,卻又為何因區區小事驅趕他出師門,同時令其萬不可稱其名號。 如今楚河自身就是菩提老祖,對其中的幾重意思,便有了新的領悟。 首先,原本的孫悟空,是玄奘法師心中有魔,嗔怒而成。 對于他的態度,玄奘法師自己是很矛盾的,在沒有《三身論》之前,玄奘法師既想要除掉這個心魔,卻又心懷慈悲,不忍下手。 故而只能故意留了這么一個口子,等著孫悟空自己犯錯,觸犯了禁令,好‘心安理得’的出手毀掉他。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