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 赴左海-《顧道長生》
第(2/3)頁
話說收徒降雨之后,山中一切穩定。顧玙和小齋便遵守約定,準備去閩省挖掘那座江底神山。不過在此之前,出于好奇心理,他們先來了趟京城,想看看“沒溝營墜龍事件”的遺物。
說起此事,大概過程是這樣的:
在1934年7月初,很多人在田莊臺上游發現一條活龍,便用葦席給它搭涼棚、挑水澆,寺廟僧侶每天作法超度,數日暴雨后卻莫名消失。
然后在7月末,據傳一條龍在沒溝營出現,弄翻三只小船,卷壞廠房,九人死亡,掀翻火車等等。
其后在8月8日,又在距入???0公里處的蘆葦叢中,發現了一具尸體,長約10米,頭有雙角,特征與龍極為相似。
當時它還沒有死,悲鳴如牛,迅速腐爛后,才留下一具巨大骸骨。脊骨共29節,鱗片裝了兩大筐。
這具骸骨被運到碼頭附近的空地,《盛天時報》還派人采訪,稱為“營川墜龍”,圖文并茂,轟動當世。
不過戰爭年代,社會混亂,白骨很快下落不明。
后來夏國的電視臺要做紀錄片,強行解讀為“擱淺的須鯨”,播出后被目擊者狂噴,又二次制作,采用了開放式結論。
這五塊骨頭,就是制作片子時,由一位老人捐獻的。
不過據專家檢測,這骨頭是距今一萬多年前的野馬化石,并非龍骨。由于此物來路古怪,說不清緣由真偽,就一直擱著。
而墜龍事件,也始終沒有準確結論。
顧玙就是過來瞧瞧,倒也不遺憾,道:“骨頭是假的,墜龍卻可能是真的,你們最好有個心理準備?!?
“您是說,這世上有,有龍?”負責人一激靈。
“這年頭,有條龍很奇怪么?”
小齋接過話頭,笑道:“原話帶過去,龍應感而生,待人間氣象萬千時,龍就差不多出世了。”
“一定!一定!”
倆人來轉了一圈,既然沒有發現,抬腳便走,負責人連忙相送。
他們最近的興趣點,便是龍與神,想法也往這方面靠近。小齋走著走著,似乎get到什么事情,忽問:“對了,你們一直在鑒別各種古物吧?”
“呃,沒錯。”
“可有發現?”
“說實話,極少?!?
負責人一臉苦笑,道:“我們原以為靈氣復蘇,道法重現,那些古物中也會有什么遺寶,但忙活了兩年,沒有任何收獲。后來發現,我們進入一個很膚淺的誤區,普通人留下的,只能叫古董;修士留下的,才能叫遺寶。
我們文博無數,可惜皆是凡物。于是又改變方向,覺得修士清隱,但世間君王多求長生,或許有那么幾件寶貝。
于是在歷朝歷代,顯赫之人的墓葬中查找,除了些許古玉,所獲也是有限。而且這些大墓多被盜挖,最初是什么樣子,有什么陪葬物,我們也不知道。
白云觀的李清之道長,說古修大多遠離凡俗,管你是帝王將相,我自修我的道,相關器物更是輕不外傳。就算有遺澤,也必定以修行的手段,等待有緣人來取。不是你挖個帝王墓,隨便拿兩件古董,就是有機緣的。”
“李道長說的有理……哎?”
小齋笑了笑,忽而眼波一轉,道:“老顧,我有個想法?!?
顧玙白了她一眼,道:“收起你的想法,始皇帝才活了五十歲,他要真得了靈藥法寶,也不會那么早死。”
“那不一定,或許他無福消受呢?!?
“反正我沒興趣!我贊同李道長的說法,修士遺澤,不沾凡塵?!?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堆龙德庆县|
察隅县|
高碑店市|
新建县|
清涧县|
宜兴市|
两当县|
金山区|
吉安县|
东乌珠穆沁旗|
彰化县|
徐州市|
南阳市|
九龙坡区|
易门县|
香格里拉县|
县级市|
武夷山市|
崇义县|
阿鲁科尔沁旗|
孟津县|
华容县|
寿光市|
潍坊市|
恭城|
富平县|
钦州市|
湖北省|
伊春市|
偏关县|
新疆|
泽州县|
广宗县|
工布江达县|
民权县|
南开区|
韶关市|
长海县|
定陶县|
乌什县|
上饶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