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光明正大違抗王命,沒幾個敢那樣做。畢竟大商六百年國祚,累積出來的威望可不是一星半點。 頓了一下,南宮適才開口道,“不如我等表面順從,私下還和以前一樣?侯爺正值壯年,有些事并不急在一事?!? 猛一看這個辦法還不錯,表面答應私下里不推行,不放權,真到文王歸天時,下一任西伯侯不給兄弟們分權就可以繼承完整的西伯侯國,繼續維持西方諸侯國之長的威望和實力。 但姬昌滿臉都是苦笑,不只是他,來的比較晚的姬處、姬封都目露怪異。 幾息后姬封也出列向南宮適行了一禮,“將軍可能不知道,我和八哥前來的時候,已經得知大王的使者主動在我岐周散播推恩令的消息,言稱大王全是一片好意,就是為了讓我等兄弟以后再無后顧之憂,這政令還得到了民間大量的贊許?!? “尤其是很多貴族家的幼子,言必稱這是大王的最大善政!” “若是現在父親表面上同意推恩令,不管日后會不會推行,只要答應了,估計消息會傳播整個西伯侯國,還有大商……到時候上下全意為父親答應了?勢態估計會發展成無法遏制的程度。” 你嘴上答應實際上不做?帝辛又不是傻子,盤外招當然會操作。 姬昌這些年不斷推行“善政”,推行周禮,自己已經成了整個天下的道德楷模了。 這樣的道德楷模若是答應了一件事,全天下都知道了,事后卻反悔?這對道德楷模的人設會起到極大的傷害,天下道德楷模啊,怎么可能隨意失信于天下? 還有推恩令一事,你以為只關系到姬昌一家?整個西伯侯國所有的奴隸主貴族階層,哪一家不是好幾個兒子?所有的非嫡長子,都會對推恩令趨之若鶩! 只要姬昌表面答應了,在隨后這些年估計下面各奴隸主貴族,也會有超過一半實行推恩令,到時候,不管行政官員還是軍隊,也都以為文王會推行?他們會不會提前站隊?提前結交心儀的公子? 真等姬昌歸命于天時,就算下一任西伯侯不想分權,也阻止不了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