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羨州第四中學在今天開學,溫曉光是高一2班的學生,這個班,也就是他姐口中的國際班。 中學時代,總是會有類似這樣的說法,那名字起得你都看不懂, 什么國際班,結果整個班里頭羨州土話講得比村口老大爺都溜。 隔壁中學還叫火箭班,聽著就要上天。 相比之下,普通班就像是被人放棄的一群孩子一樣。 溫曉光就是有著國際班名頭的好學生,一個班四十多人,他高一上學期還能排二十多名,但很快就開始下滑,到了下學期,基本上就是倒數第一。 也難怪溫曉曉這么‘狠’。 他還有個同班的好朋友,叫費信。 是個大瘦高個子,酷愛足球,戴著眼鏡,看似斯文,實則敗類,性格類似二傻子。 舉例:他有一個夢想,要帶領國足打進世界杯。 一句話總結就是:腦子里除了沒有學習,什么都有。 兩人成績趨勢相同,但在家里命運不同。 溫曉光的記憶告訴他費信媽媽非常溺愛他,深入了解過很多個成績倒數第一的孩子的心理狀態,隔三差五的還有新聞報道孩子受不了壓力跳樓的。 所以兒子成績不好,她倒還好,反而是很擔心小孩子被打擊的沒有自信,所以天天鼓勵他,至少你還是國際班的,是不是? 又或者……他家和網管是親戚? 第四中學和溫曉光記憶中的中學沒什么兩樣,綜合樓、操場、教學樓也都是大眾化的模樣。 教室里更是如此, 第一天開學,根本沒有人看書,都在嘰嘰喳喳的說著暑假里的事兒,等待班主任宣布他們高二這一年的去處。 對照著記憶認了些人,又覺得這些孩子都太小了,有代溝,沒意思。 班主任又沒來,他安靜坐著想著自己的事。 重生為溫曉光已經兩周多了,這個叫羨州的縣城也不是他熟悉的地方,前世更不曾聽說。 雖說很多特征與他原本的生活律動是相同的,但從多處地名上的變化,他知道,自己是在一個平行世界。 溫曉光的至親只有一個姐姐, 是讀衛校出來的護士, 想到這兒他忽然笑了,這種性格的人叫溫曉曉這么文雅的名字,工作干的是護士,你說氣人不? 那病人大胯能受得了嗎? 溫曉曉挺有意思的,至少夠活潑,也不會太敏感,整天搞些傷痕文學。 問題是他倆的生活費全部來自溫曉曉兩千八百塊的基本工資,為了照顧弟弟,偶爾還會被扣一些——比如上班時間去網吧撈他之類的。 溫曉光墊著下巴,看著窗外發呆,眼下,學習成績對他不是難事。 他的特長是學習,可賺錢不是。 2008年啊…他思考著這個時間節點…… 早晨的陽光透過窗戶照著他,溫柔而輕微,散發著某種青春的酸臭味。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