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動這樣的心思的,可不只是一些心思靈敏的村民,就連副鄉長殷柳,還有駐村工作隊的第一書記洪正立,都有了讓康明松進一步擴大產業規模的想法。 當然,他們并不是說讓康明松無償提供技術來幫助鄰里鄉親,而是打算以互助合作社的模式,讓康明松帶動村里的那些貧困戶脫貧致富。 準確的說,就是把村里的那些貧困戶集中起來,一般的貧困戶出土地出勞力,康明松出資金、出技術,大家一起把這份產業做大做強。 殷柳的心甚至比洪正立還要大,她想把康明松的特種蔬菜種植擴張到整個靠山鄉,至少是整個靠山鄉的四百多建卡貧困戶。 畢竟,作為進入靠山鄉黨委班子的副鄉長,殷柳不但負責鄉政府的日常工作,還分管著整個靠山鄉的扶貧工作,另外還有大農業。 當然,最主要的是,靠山鄉在明年即將迎來換屆,殷柳正在積極爭取去掉她職務前面的那個副字。 要知道,這可不僅僅是職務上面少了一個字,而且是級別上的前進一個大臺階。 在區里面,殷柳有大力支持她的領導,可是就目前的情況來說,她實現自己目標的可能性很小,一來是競爭壓力巨大,二來也是她在過去幾年的工作中,沒有拿得出手的成績單。 但這不是她一個人的問題,而是整個靠山鄉的班子都存在不小的問題,更何況,她只是一個副鄉長,很多問題的決策權,并不在她身上。 她相信,只要去掉自己職務前面的那個副字,擁有了事情的決策權,她一定能夠開創一番不同的局面。 而在這個緊要關頭,要是能夠將這么一份潛力無限的特種農業推廣到整個靠山村,甚至是整個靠山鄉,那在她的履歷上,就是增添了濃重的一筆了。 不過,殷柳還算是理智,通過這段時間跟康明松的接觸,她發現康明松的確沒有騙人,目前的他,還不具備將這些特種蔬菜大面積推廣的能力,所以沒有一拍腦袋就讓康明松去干的想法。 不得不說,還真是屁股決定腦袋,坐的位置不同,想到的東西自然不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