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半為同門半為師-《萬法無咎》
第(1/3)頁
茫茫海天之間,孤峰峭拔,云霧繚繞。一百零八座大山回環陣列,成蒼龍之象。
其中艮位之上,有一宏偉山巒,名為南屏山。
一道瀑流從南屏山主峰碧云峰傾瀉而下,噴雪奔雷,騰空振蕩,如玉龍亂舞。聚成水流,沿著白蓮峰、墨煙峰、盤爐峰等一路南下,直至第七峰紫霧峰方止,匯成方圓千丈的一泓深碧如黛。
現在正是卯時三刻,旭日初升,水面上亦泛起點點清光,滉漾不定。湖心深處隱隱約約有飛鳥棲息,只是為茫茫霧氣所阻,看不得分明。唯有斷斷續續的清亮鶴唳與長喙啄水之聲昭示著它們的存在。
湖邊是一片半圓形宏闊道場,森嚴寧謐。此時隱隱約約可見近百個人影面向東方,盤膝而坐。若有深明道法之士,一眼便能看出天地間的靈機正在產生極其微妙的變化,眼前這些人實在服氣餐霞,吐故納新,煉化天地精氣。
《原始經》有云:一氣冥運,萬物化生。
自上古以來,各家各派的修真法門如同天上繁星,不可勝計。
但修煉到練氣駐形的圓滿之境---金丹境之前,服食天地靈氣都是修煉的最重要環節之一,所差者不過是法門精粗不一,高下有別。
越衡宗沖霄閣弟子邁過“淬凡四關”之后所修煉的《九元書》,由直指大道的根本經典《通靈顯化真形圖》演化而來,堪稱真氣境修行的至善法門。
修習這一功法者,要求每隔十四日,朝陽初升之時,采取一元之氣在這十四日內徐徐煉化。如果過關,即為一轉輪,十四日后依照生克變化,陰陽五行之次第,煉化第二道元氣。如道法的領悟有所偏差,或心境有所錯亂,或氣機不能相續,則要多費上十四日功夫,重新來過。待天干之數一一遍歷,歷時一百四十天,十轉輪首尾相續,可以突破一重真氣之境。
如果每一步都未曾行差踏錯,歷時三年零六個月,便可令一名邁過“淬凡四關”、初踏仙途的修行者,修煉完真氣九重,進而準備沖擊靈形境界。這種以最快速度步入靈形的天才,又被稱為“小自在境”修士。
失敗的輪次愈少,自然意味著道法愈純,領悟愈透。突破靈形境界后根基也就愈佳。
沖霄閣弟子靈根卓異,悟性也大都超凡,領悟這《九元書》的道法當然也不算困難。再者即便道法理解有未能盡圓之處,只要勇猛精進,多半也能夠勉強破關。因此多數弟子只偶爾在有限的幾個的轉輪內偶遭小挫而已。
由古至今,十之六七的沖霄閣弟子均是能夠把失敗重修的輪次控制在十二次之內,用四年不到的時間完成真氣九重的修行。即便偶有受挫較多的,失敗的輪次也不會超過三分之一,歷時五載得以完功。至于那所向披靡、以“小自在境”完成修行的卓異人物,也并不罕見。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远县|
合江县|
庆云县|
蓝田县|
共和县|
东乡族自治县|
汽车|
资阳市|
大余县|
鹤岗市|
泽普县|
海南省|
鹤岗市|
枣庄市|
屏东市|
远安县|
商城县|
漳州市|
江油市|
峨边|
武陟县|
合水县|
嘉善县|
桃江县|
陇川县|
方正县|
淮北市|
沈丘县|
延津县|
阳新县|
缙云县|
平乐县|
彭州市|
贵定县|
乐都县|
红河县|
施甸县|
河东区|
宜兰县|
海兴县|
邯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