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深夜,了無人跡的深山里異常安靜,在這樣一個仲夏之夜,哪怕連蚊子的“嗡嗡”聲都無處尋覓。 高高的山峰之上,佇立著一座天文觀測臺。 宛如巨大耳朵般的天線,仰望著漫天星空,在這寂靜地夜,聆聽著可能蘊藏在他們之中的宇宙終極秘密。 今天是汪紅旗值班,他守在射電望遠鏡的數據反饋屏前,一如往日一樣,聽到了自己心臟在脈動的聲音。 他是這里的老人了。 送走了上百位同僚的老人了。 他已經習慣了這里的孤寂,他已經習慣了這里的不名一文。曾經,他以為自己會死在這里,葬身在頭頂的這片星海里。 在這之前,他唯一的悸動是孩子,為了孩子的未來,他前去首都參加了愛土豆的節目。 但是,當今天回到這個安靜地地方,他卻想起了錄制棚里的那個年輕人,以及他的那個球。 他擰開鋼筆,筆尖的銥粒與紙張摩擦,發出沙沙聲。 多年前大學時候學習的素描功底還在,一個用線條勾勒出來的球體,顯現在紙面上。 與他同去的幾位專家教授,都沒太把這個球放在心上,以為只是最新數碼技術的展示,認為這僅僅不過是一個噱頭而已。 拿錢,走人。 他們來參加節目,可不是為了什么真相,他們本就是為了錢。 在實驗里,在項目組里,欺負研究生、科研狗已經夠累的了,為什么還要換一個地方,重復這一切呢? 汪紅旗來參加節目的首要目的,雖然也是為了錢。 但是,他卻覺得那個球沒有那么簡單。 它太像一個真的星球了。 它的真實感不是來自于它那好像要噴薄出屏幕的視覺奇觀,而是來自于那豐富的細節。 要知道,哪怕是在做星體計算,申請使用超級計算機的時候,也有許多“不重要”的參數要舍棄。 是因為它們真的不重要么? 不,不是,而是因為它們消耗的運算量實在是太大,然后才是因為它們沒有那么重要。 前沿的科研雖然看似艱深,但其實卻與初中物理書籍里那個理想的物理世界沒有什么差別。 因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