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李隆基擅長平衡朝中各方勢力,看到姚崇一系坐大,有意把張說召回長安,制衡姚崇。 張說和宋璟,一個支持長安縣,一個支持萬年縣,原因很簡單,長安縣令黃平是張說的學(xué)生,而萬年縣令唐海出自宋璟門下,所以二人針鋒相對。 有機會就玩針對,除了二人素有間隙,還有一個原因,做皇帝的李隆基喜歡掌控全局,醉心玩相互制衡的權(quán)力游戲,作為臣子,也樂于“配合”。 一個簡簡單單的花燈之爭,背后牽涉朝中兩股勢力互搏,朱雀門城樓皇帝、大臣、皇子公主、皇親國戚還有來朝賀的使者,在城墻上足足擺了三十多桌,除了岐王李隆業(yè),誰也不好開口。 至于那些使團,讓他們上城墻邊吃宴邊賞燈就不錯了,哪個敢多言。 最怕就是神仙斗法,小鬼遭殃。 沒了爭拗,現(xiàn)場氣氛也緩和起來,君臣頻頻舉杯,酒是催動氣氛的最佳媒介,沒一會,就是爭得面紅耳赤的張說和宋璟,偶爾也說說笑話。 李隆基喝了幾分酒意,離開座位,走到城樓的護欄上,舉眼眺望著腳下的長安城,忍不住喃喃地說:“朕的長安,朕的江山,多么壯麗繁華,這才叫江山如畫。” 從朱雀門高高的城樓往下看,好像整個長安城都踩在腳下,長安城被整齊分為一百零八個坊,從高處看去,一條條街道有如縱橫交錯的棋盤,一棟棟建筑物就像棋盤上的棋子,工整得有一種無言的美感,此時是上元節(jié),家家戶戶都掛上花燈,每條街道、每個角落也沒例外,京兆府統(tǒng)一規(guī)劃,由縣衙層層落實,最后由各武候鋪懸掛,顯得格外協(xié)調(diào)。 從城樓高處眺望長安城,一個個坊間,整然有序;一盞盞花燈,漂亮璀璨;一張張面孔,笑逐顏開,坊、人、花燈恰到好處地結(jié)合一起,遠遠看去,好像一幅絕美的畫卷在李隆基面前緩緩展開,就是君臨天下的李隆基,也發(fā)出江山如畫的感覺。 那一盞盞精心制作的花燈,點綴了長安漆黑的夜空,點燃了長安臣民賞燈過節(jié)的熱情,更點起李隆基心中的豪邁。 李隆基憑欄眺望時,張說和姚崇很有默契一左一右跟隨在后面,聽到皇帝的感嘆,兩人相互望了一眼,姚崇開口附和:“大唐四海升平,百姓安居樂業(yè),都是陛下英明,這是大唐之幸,百姓之福。” “姚愛卿,這如畫的江山也有愛卿的功勞,沒有愛卿昔日之十策,也沒今日之昌盛繁華。” “謝陛下夸獎,老臣愧不敢當(dāng)。”姚崇心中一喜,可面上還是畢恭畢敬地說。 只要皇帝記住自己的好,無論處在什么位置都沒關(guān)系,原因很簡單,皇帝的一個指令就恢復(fù)昔日的榮光。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