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快來看,快來看,這盞花燈好有趣,在上面架一個茶壺,絕了,還能煮茶。” “東面,你們看,東面,好高啊,這個燈輪,起碼有十五丈高,快去看看。” 很多人被燈輪吸引,一窩蜂去欣賞,然而,一些經(jīng)驗豐富的人有些不屑地說:“沒見過世面,那些達官貴人的花燈還沒有放出來,朝廷制作的花燈也沒露面,要看最大、最精致、最漂亮的花燈,晚些花燈巡游就能看到。” 街上的花燈精美、數(shù)不勝數(shù),街上的才子佳人比比皆是,就是人太多了,人挨著人,腳碰著腳,不少人為了找一個好的賞燈位置爭吵起來,一些好的景點,有人甚至被人潮擠得雙腳懸空而走。 這時最忙的,無疑就是保護主人賞燈的奴仆,他們費盡九牛二虎之力用人墻保護自己的主人。 當然,有些人不用爭也能找到很好觀賞花燈,例如皇帝李隆基、岐王李隆業(yè)、姚崇、宋璟、張銳一行人,就在朱雀門上高高的城樓上設(shè)宴,與兄弟、重臣共慶賀上元佳節(jié),也可以與民共樂。 朱雀門城樓正好是一縱一橫兩個主會場的中心點,這也是觀賞燈的最佳地點,可以居高臨下地俯視事整個長安城,也可以清楚地欣賞燈會。 “皇上,臣弟久不在長安,不能侍奉在皇上左右,謹以此杯祝皇上龍體安康,祝大唐國運昌隆。”李隆業(yè)舉起酒杯,向李隆基祝酒。 李隆基站起來,輕輕拍了拍李隆業(yè)的肩膀說:“皇弟替朕守護地方,受累了,讓我們兄弟共飲此酒。” 武則天當政時,李唐一脈在她的管制下,人人自危,惶惶不可終日,作為李唐宗室,日子還過得很艱辛,李隆基和幾個兄弟相濡以沫,建立深厚的感情。 然后,生在帝王家,很多事情要注意,李隆基把感情很好的兄弟,派到外地做刺史,諸王雖為一方牧守,但并不掌握軍政大權(quán),從而減少了起兵造反的可能性。同時,為了減少京官與諸王、諸王之間的接觸機會,唐玄宗還規(guī)定“宗王以下每季兩人入朝,周而復(fù)始。”,使諸王不能同時留居京城。 李隆業(yè)是李隆基最喜歡的弟弟,看到他回來也很高興。 喝完酒,李隆基坐下,示意李隆業(yè)坐下后,指著下面游人如織、燈光輝煌的長安城,有感而發(fā)道:“大唐能有今日之昌盛,離不開皇弟和眾卿家的努力,朕要敬諸位一杯。” 眾人連忙說不敢,有些誠惶誠恐地把杯中的酒一飲而光。 皇帝親自敬酒,誰敢不喝? “大唐能有今日基業(yè),都是陛下英明,老臣愿為陛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姚崇喝完酒,放下杯后,第一時謝恩。 “陛下英明,臣等愿為陛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一眾大臣、包括李隆業(yè)都跪倒在地。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