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元正啟祚,萬物惟新,伏惟公子尊體萬福。” 鄭鵬剛想回大堂,背后突然傳來李白的聲音,轉頭一看,只見李白笑容可掬地向自己行禮。 回過禮后,鄭鵬有些頭痛地說:“小白,都是自己人,不用行這么多禮,行個簡禮就行。” 新年期間,不是行一次禮就行,而是行的禮越多表示越尊重,鄭鵬還真怕沒完沒了的“尊體萬福”,先給這位會來事的家伙提個醒。 “行,就聽公子的,萬歲。”李白言聽計從。 “萬歲。” 唐朝是一個包容的國度,禮多而不苛刻,萬歲并不是皇帝的專用詞,過年時跟周圍人互道一聲“萬歲”,相當于后世人們過年時說一句“新年好”,相對于要右膝跪地的禮儀,叫一聲萬歲無疑更簡單。 鄭鵬看著打份得煥然一新的李白,高興地說:“小白,來得挺早,吃早飯了嗎?” “途中對付了張胡餅,不餓,再說今天還差吃的嗎”說到這里,李白有些可惜地說:“子珪跟某一同前來的,中途被他大哥帶走,要不更熱鬧。” “你來就好,正好幫我招待客人。” 李白早早趕到這里,就是想借機會認識一些達官貴人,聞言連連答應。 回到大堂,兩人剛剛坐下,還沒來得及喝茶,黃三就上前稟報,崔希逸前來拜坊。 郭可棠回貴鄉,崔希逸身份特殊,不能陪她回去,來得這么早,不用說,應該跟郭子儀一樣,下值后就直奔“免費飯堂”。 好兄弟來了,鄭鵬馬上帶著李白迎了出去。 崔希逸的到來,好像是吹響到鄭家傳座的號角,張九齡、新任平康坊青樓會首周至豪、調升到長安任職的昔日軍中同僚曹奉、平日交好的官員、鄰居好像走如輪轉般,紛紛前來傳座,郭鴻沒有前來,但他派了一個侄子前來,鄭鵬和李白在大堂接待,林薰兒親自坐鎮后廚,保證隨時提供酒菜。 最令鄭鵬驚訝的是,昔日魏州刺史方開望,因為政績斐然,調到刑部任職侍郎,也到鄭鵬家中傳座,鄭鵬熱情地招待了他。 從開坊門一直忙到響午,鄭鵬都不記自己行了多少禮、喝了多少酒,只記得自己茅房也上了五六回,連午睡都抽不出時間。 有句話說得對,有興趣沒疲累,鄭鵬累得不輕,而李白同學卻是精神抖擻,越接待越有精神,看他神采飛揚的樣子,鄭鵬都有些羨慕。 對一心結識達官貴人的李白來說,這可是難得的機會。 “累死了,這些人,怎么那么清閑啊。”好不容易空閑下來,鄭鵬癱坐在椅子里,都不想動了。 李白給鄭鵬倒了一杯熱茶,有些羨慕地說:“公子,這種日子要是不累,說明人緣不行,沒想到公子的人緣這么好。” “都是花花轎子人人抬罷了,也沒什么,現在不就空閑了嗎。”鄭鵬有些輕描淡寫地說。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