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汝南,地處豫州,有“負山面淮,控扼潁蔡”之險,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從汝南向西穿越群山可抵荊州;沿其境內(nèi)的潁水順勢南下,則可到達淮南重鎮(zhèn)壽春;若逆汝水而上,數(shù)日之間便可深入潁川郡,兵鋒直指許都。 名城多歷史,汝南自古以來便是人杰輩出、群英薈萃之地,不說后世,就以東漢、三國而言,著名的文學家、《說文解字》的作者許慎,名揚天下的“雞黍之會”的張邵,后來白衣渡江、斬殺關羽的呂蒙,劉備的親衛(wèi)統(tǒng)領、號稱“趙云第二”的陳到......這些俊杰都出自汝南。 汝南多山,故自從當年黃巾之亂后,不少黃巾余黨就逃進了山中,落草為寇,為禍一方。 建安五年,袁紹發(fā)兵南下,中原震動,曹操主力北上,無暇南顧,只余曹洪鎮(zhèn)守汝南。 當此時,眾多黃巾余黨從群山野莽中沖出,打著響應袁紹的旗號,四處攻略,其中又以劉辟、龔都為甚。 東漢末年,袁氏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布天下,汝南作為袁家老家,當?shù)氐牟簧俸缽姸夹南蛟B,紛紛暗中聯(lián)合黃巾。 如此內(nèi)外夾擊之下,汝南郡兵難以抵擋,南部的幾個縣更是直接開城投降,殺死縣長,連同汝南治所安城也落入黃巾余黨手中。 這也無怪曹洪累戰(zhàn)不勝,接連戰(zhàn)敗,無奈向曹操求援了。 曹仁與李林率領三千輕騎來援,見到曹洪之時,曹仁幾乎都認不出來,雙目凹凸,頜骨瘦削,灰頭土臉,哪有曹營大將曹子廉的無雙氣概,整個就一敗軍之將啊。 一番商談,曹仁與李林才明白了袁家在汝南的勢大,這里的豪強幾乎都依附于袁紹,里應外合,難怪曹洪不敵黃巾,連連戰(zhàn)敗。 “袁軍之勢,何其大也?!”曹洪似是無奈,似是蕭瑟的感嘆一句。 “子廉將軍何必如此,某可斷定,此戰(zhàn)袁紹必敗,司空必勝!”李林氣度從容,不慌不忙的說道。 “哦?李將軍竟然如此有信心?” 曹仁詫異了,他想不通李林到底哪里來的信心,不說他們自己,就連曹操自己恐怕都沒有這么滔天自信吧。 “某曾聽奉孝先生十勝十敗之說,此誠金玉良言。” 李林自然不能說自己來自后世,知曉其中的歷史,但是郭嘉曾經(jīng)就敵我雙方的態(tài)勢做過一些分析,而且這一番話在曹營中均有不少傳聞,李林正好借此拿來作擋箭牌。 “奉孝先生......” 曹仁與曹洪對視一眼,沒有再說話,他們自然知道郭嘉的這番話,但卻很少放在心上,現(xiàn)在仔細一想,似乎不無道理。 第二天,曹仁與李林告辭離去,并沒有帶走曹洪的一些兵馬,畢竟現(xiàn)在曹洪兵馬并不足,還要防備一些豪強作祟,勢單力薄。 “子孝將軍,原本擊退劉辟、龔都二人,有將軍足以,哪怕多了一個劉備,也不足為慮。”路上,李林稍稍透露了自己的任務,“但司空卻讓某跟隨將軍來此,將軍難道不感到奇怪嗎?” “是有些奇怪,不過主公不說,我也不會詢問。”曹仁隨意說道,不是很放在心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