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娘心軟,看丁大媽哭得可憐就要掏錢,還好我及時阻攔。按照你之前的叮囑,說咱們家的錢要留給阿珩念書,不往外借。” 季菀點點頭,她就知道周氏心善,看不得別人受苦。旁人一哭窮,肯定要掏錢。這錢掏出去,可就收不回來了,說不定反成惡人。所以她出門的時候,特意叮囑了季容,一定要攔著母親。 “你做得對,以后有人來借錢,只要不是跟咱們關(guān)系特別好而且人品信得過的,無論怎么哭窮,一個子兒也別借。” 季容聽話的點點頭,又道:“姐姐,你是沒看見,丁大媽走的時候臉色難看極了,活像要吃人一樣。出了門就開始罵罵咧咧說咱家壞話,哼,心腸壞透了。” “她小人之心,咱不跟她一般見識。”季菀拍拍她肩膀,笑道:“娘讓我買了布匹和棉被,今晚咱們就能蓋上熱乎乎的新被子了,再過幾日娘再給我們一人做一身新衣裳,全都是新買的棉花,可暖和了。今年過年,咱們就能穿上新衣服。” 季容到底還是個孩子,聞言立即就歡呼起來。 季珩也跟著傻笑。 “阿菀,你怎么買了這么多鐵?”周氏從廚房里走出來,微微蹙眉,“我不是跟你說了嗎,四斤就夠了。” “娘,放心吧,多花的錢我早晚能掙回來。” 季菀俏皮的眨眨眼,繼續(xù)賣關(guān)子。 周氏沒放在心上,無奈道:“咱們現(xiàn)在雖然手里有錢,但是這么花下去,遲早坐吃山空,要節(jié)約…” “知道了娘,我以后一定注意。” 季菀撒嬌著把這事揭了過去。 她穿越的這個國家叫大燕,是個架空的朝代。而她現(xiàn)在呆的地方,是北方延城的一個小村莊,叫義村,背靠秀山。有五六十戶人家,大多貧困,吃不飽飯的人很多,大多數(shù)人家每天只吃兩頓。 季家算是頂好的了,可惜不會經(jīng)營,要不然憑她娘的嫁妝做點吃食買賣,也早發(fā)達了。 不過現(xiàn)在她來了,就必然要改變這個現(xiàn)狀。 平底鍋就是她用來發(fā)家致富的一項重要工具。 這個時代還沒有大棚蔬菜,也不懂得溫室種植,冬天基本上沒什么新鮮菜可吃。北方人大多把夏天能存放的菜儲存在地窖里供冬天吃,比如土豆胡蘿卜等。 季菀卻知道,其實田野路旁有些野菜是可以吃的。 比如薺菜和冬寒菜。家里暫時沒炒鍋,她也沒去挖,而是在家做弩弓,準備上山打幾只山雞或者兔子來吃。沒有鋼鐵青銅等材質(zhì),她只能用木頭,做了個簡易形的弓弩。箭嘛,用木削尖就可。反正她也不用于戰(zhàn)爭,用來打兔子山雞還是綽綽有余的。 而且她做的弓弩,兩翼可以收折,隨身攜帶,小巧又方便。 季容和季珩沒見過這東西,覺得新鮮,“姐姐,這個真的能打到兔子和山雞嗎?”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