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你確定這還能叫島么…… 浮島的大小是以構成它的核心為基準的,這些核心的‘磁力’各有不同,并不能互相融合,所以想著把小型浮島拉過來拼成一塊大陸是不可能的,頂多能建造特別長的懸索橋將其連接起來。 走進浮島上的村落,林天賜覺得‘只可遠觀’這話說的有幾分道理。 在遠處看,村子的建筑物方頭方腦,因為涂著顏色各異的涂料,所以倒是也不難看。 但離近了就不一樣了。 他們使用的建筑材料應該只是簡單的將泥巴混合稻草制成毛坯,然后在放入模具中成型晾曬,最終變成泥磚,連燒制的環節都沒有。 所謂五顏六色的涂色,是一種類似于瀝青粘稠涂料,能保護這些泥磚在大雨中也不至于被水沖壞,相當于防水層。 既然說了是類似于瀝青,那并不是指的粘稠,而是味道…… 走在這樣一個村落里,有時候氣味兒相當的辣眼睛,尤其是剛剛重新粉刷之后的房子,那附近甲醛含量肯定超標了。 村子的一側,靠近浮島懸崖的位置有個長條形的木制結構,看上去像是碼頭,用來停靠這個位面獨有的在天空中航行的船舶。 碼頭后面就是倉庫和集市,再往后才是住人的房子。 林小哥兒這個外人來到村子當中,理應很顯眼才對,但大家倒是都沒有對他報以奇怪的視線,甚至有人上來問他經營什么商品。 對這個位面的人來說,穿著斗篷到處旅行的人都是行商,而對于這個小村落來說,有商人來是好事,大家巴不得他們來。 而說到村子里的居民,林小哥兒感覺他們好像很落后一樣。 這不是瞎說,服裝能直接反應生產力水平。 像東神州,不管是棉布、麻布乃至高檔的絲綢,早就已經不限于編制成布料了,染色刺繡等等工藝都比這里高出一大截。 這也是生產力水平的表現,畢竟大家飯都吃不上的時候,誰還在意衣服好不好看? 當地人的服飾布料編制的較為稀疏,孔洞較大,說明紡織技術不行,顏色也非常單一,花紋多半都是沾著顏料畫上去的,經過水洗就會散開一大片像臟東西一樣的污漬,連染色技術都很十分的原始。 加上這里的人可能是因為離著太陽比較近,全都是一副咖啡色的皮膚,更顯得他們很窮一樣。 “這是你的錯覺,賽普魯的文明程度倒是不差,水準比妖精之國這邊的人類還要好一些,你看到這里的人穿著破爛住房簡陋,是因為這就是個偏僻的小村子,等你到真正的大城市就該另眼相看了。” 走在人來人往的街道上,賽莉透過胸針繼續小聲道: “皮膚顏色較深確實跟日照有關,所以在賽普魯皮膚顏色較淺的人通常都是社會地位高的,主要是文職人員這種常年躲在房子里的人才有。不過他們并不崇尚皮膚顏色深淺,賽普魯真正的高層貴族會用金粉或金色的顏料將全身上下都涂成金色,這才是權貴標志。”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