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414章 陳年舊事-《漫漫仙路奇葩多》


    第(1/3)頁

    小廟建于山巔之上,比鄰懸崖,背面用一圈紅色的低矮院墻圈起,內有一片人為種植的小樹林。

    樹林之中,緊靠懸崖上方則設一亭,亭有八角,懸掛牌匾‘廣寒亭’。

    亭前不遠的一片空地上,則有一圓形墳塋,墳前立碑,正是廣寒真人之墓。

    即使經常有人對這些進行修繕,但墳內其實什么都沒有,連個衣冠冢都不算,頂多只能說墳塋建立之地,正好是廣寒真人殞命之所在。

    因劫雷兇險,渡劫失敗的廣寒真人已經被打的連灰灰都不剩下了。

    得到練氣決,踏上修行路,馬上就有三座大山攔在妄圖登天修士的面前。

    一為筑基,二為御劍,三為稱仙。

    筑基不好,萬事休矣,未來成就極為有限。在以前還伴有超高的危險性,十人筑基九人亡,難度頗高。

    雖然自從筑基丹發明以來,風險大大降低,可筑基好壞依舊困擾著修士一生。

    相比起來,人階五品才可御劍飛行的坎要容易得多,至少沒什么太大的危險性。頂多就是不能成就五品修為,想要出遠門兒只能靠兩條腿慢慢走過去。

    這個坎對于無根浮萍般的散修來說較為艱難,很多人都是廢了老鼻子勁兒才成功,日后能走多遠,那就只能算走一步看一步。

    而對大派修士,以及根基穩健者來說,第二座山并不算特別困難。

    但真正的問題是第三座大山,也就是‘稱仙’。

    修為入地階,方可稱仙。

    這不僅僅在散修看來難若登天,即使是資源充足的門派修士,想要突破地仙都是不容易且非常危險的事情。

    天資不足者,將會被人階桎梏所困,根本摸不到地仙的門檻,而才華驚艷者,在越過門檻的一瞬間就會遭遇到修行以來最大的危機。

    九重天劫。

    劫分九重,第一重三道雷,第二重六道雷,以此類推。只有挺過九重天劫者,方可成就地階修為,亦可稱仙。

    很多過來人都覺得,地仙九品至一品的天劫,都沒有人階一品升地仙的天劫來的狠。

    栽在九重天劫上的修士可不少,古往今來,簡直數都數不清。

    廣寒真人只是其中之一,或是根基不穩,或是實力不濟,亦或僅僅只是運氣不夠好……

    倘若他當初能挺過天劫,那就是另一回事兒了,這座廟說不定都不會存在,而凌云子當然也不會年年都跑來。

    將香燭紙錢擺在廣寒真人墓前,又將已經料理得當的三眼珍珠雞擺在正中。

    這種雞必須先鹵后烤,否則不能入味兒。肉質較粗有嚼勁兒卻極為鮮美,是當年廣寒真人最喜歡的吃食。

    鹵雞濃香,但平時最愛吃雞的凌云子卻無多少食欲。

    想當年,他與廣寒、許鵬飛等人快意江湖游遍東神州,那是何等的瀟灑快活,就算是做些傻事,都透著青春快樂的氣息。

    驀然回首,世間匆匆已數百年。

    當年一起干荒唐事的朋友如今大多都成了各門各派的長老甚至是掌門,事務繁忙脫不開身,不可能像以前那樣聚在一起犯傻。

    凌云子看似一如既往,始終保持著吃喝逍遙,但那個廣寒真人一生都沒有過去的坎,早就被邁過去了。

    憶古思今,凌云子站在廣寒真人墓前久久不動,或是在懷念當年的快活日子,也或許是在傷感好友離去。

    但思念了沒多久,他就伸手撕下個雞大腿,實在是有點破壞氣氛。

    剛才說好的食欲不振呢……

    此時一聲輕咳從背后傳來,接著道:

    “你果然在此。”

    凌云子舉著雞腿回頭望去,似乎是條件反射的想躲,但雙腳最終還是牢牢的立在原地,沒有動彈。

    尷尬道:

    “依白,許久不見。”

    來者正是玄云宗的長老,沈依白。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君县| 白玉县| 微山县| 巧家县| 武义县| 宁河县| 清新县| 广灵县| 盐源县| 家居| 安乡县| 皮山县| 台江县| 巴彦淖尔市| 济阳县| 出国| 额济纳旗| 泌阳县| 聂荣县| 朝阳区| 陈巴尔虎旗| 镇坪县| 五寨县| 富锦市| 莲花县| 洪湖市| 九江市| 耒阳市| 松潘县| 宜春市| 淮阳县| 湘潭县| 咸丰县| 常宁市| 介休市| 昭苏县| 东乌珠穆沁旗| 桓台县| 临洮县| 泗水县| 武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