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羅沖手中的這件皮甲通體暗紅色,是用一整塊獸皮制成,長方形,中間挖了個洞,可以把頭鉆進去,兩側開口,用的時候還要拿根繩子系在腰里。 身前的正面還有黑色的圖騰圖案,圓的,像是太陽,皮甲的下擺長至大腿,很硬,穿在身上基本就無法活動了,或者說很不舒服。 這點都是皮甲的通病,不硬怎么擋住攻擊,只不過他這是整塊的,不是切成小塊的扎甲。 制作皮甲的材料一般都用比較厚實的動物皮,而且是沒有硝制過的生皮,獸皮經過硝制之后就會變軟,用來做個包,做個皮鞋還行,做皮甲就不行了。 把生皮晾干切成小塊,打孔,刷上6遍以上的天然大漆,再用麻繩串聯起來,就是一件皮甲了,工序并不復雜,但是需要很多的天然漆,這也是羅沖一直沒有做皮甲的原因。 而且皮甲很重,不要以為這不是金屬就會輕到哪去,一副全套的步兵皮甲差不多就要25斤左右,而且保護不了手臂,也沒加上頭盔的重量,士兵根本無法一直穿在身上,太耗體力了,騎兵,重騎兵的甲更重。 至于電視上動不動就出現一大片身著甲胄的士兵,那都是騙人的,甲胄不到戰前的最后一分鐘,士兵都不會穿。 還有戰敗的時候,士兵逃命也一般先把盔甲扔了,要不然太重了根本跑不快,只能等著被敵軍追上然后殺死,所以后來才有了丟盔棄甲這個成語。 但是羅沖的關注點顯然不會是一件粗制濫造的皮甲,他在意的,是上面刷的那層天然漆。 一行人沒有在谷口外久留,羅沖帶著他們回到了山谷內的宿營地,令羅沖有些意外的是,漆部落的人竟然和之前跑到漢部落的那撥流民互相認識,不過仔細一想就明白了,他們同樣是北邊的部落,被食人族在先后的幾天里連續攻擊,這說明他們離的很近,相互之間有交集也很正常。 吃晚飯的時候,羅沖對漆部落的那個領頭的問道。 “這皮甲你們部落多嗎,上面的這顏色是哪來的?” “皮甲?”那個漆部落的人不解的重復道。 “就是這個,你們部落多嗎?上面的圖案是用什么畫的?”羅沖拍了拍放在一旁的皮甲。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