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不管是花生還是油桐子,想要拿來榨油都需要先炒熟才行,也就是把果實中的油脂通過高溫分解出來,而漢部落現在還沒有那么大的鍋可以用,只能等再過一段時間,到時候澆鑄一批銅鍋出來了。 而且羅沖現在也沒有時間整那些個東西,他這一個星期的時間里,都在研究那臺初代織布機,羅沖和木豚,還有那個學徒工,三個人組成的研發小組,已經連續攻堅了一個星期的時間。 并不是因為織布機有多復雜,主要是加工的方法太困難了。 比如加工一個圓柱形的卷軸,需要打磨的非常光滑、平整,而且必須是滾圓的形狀,在沒有車床的情況下,純手工打造,無疑是非常困難的。 好在天無絕人之路,最后,羅沖想出一個方法,就是用多邊形來解決。 先把一根長方形的木方鋸成一個八棱柱,然后再把多出來的棱子用刨子刨平。 從八棱柱削成16棱柱,再把16棱柱削成32棱柱,這樣一個長方體的木方就逐漸的接近了圓柱形,棱柱的表面,越來越多,使用這一個個微小的線段來組成一個圓形,畢竟弧線放大足夠倍數之后就是一根根線段。 這是最笨而且最原始的方法,當然效果也是很好的,最起碼羅沖看到做出來的成品是很滿意的。 整個初代織布機的框架結構已經組裝的差不多了,剩下的細節方面都進入到了最后的調試階段。 最上面的卷經軸并不是一個實心的圓柱體,而是和精梳機的滾筒樣子差不多的空心滾桶,滾桶表面由一條條的木方組成,每根薄木方之間還留有空隙,那是用來往上面雙拴經線用的。 兩組用來分張經線的提縱桿,使用兩根長的細木條加細麻線組,提縱桿的上面有兩根牽引繩,從上繞過機器最頂端的橫梁,然后向下一直連接到最下面的兩個腳踏板,通過兩個腳踏板的踩踏,控制提縱桿的提升和落下,以此控制兩組經線的上下交換和分層。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