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腦子里捋清了紡織毛線的過程,羅沖一邊構思著精梳機的結構,一邊沉沉的睡去。 第二天一早,羊駝毛還沒干,羅沖又哄著小蝶去剪羊駝毛了,他要先把自己想的機器造出來。 制造機器首先要考慮的就是工作目的,那就是捋順纖維,而且次數要多,總結起來,這個機器必須要能多次梳理毛纖維才行。 所以羅沖構思的就是一種六軸滾筒式精梳粗紗一體機,一個三角形結構的主體支撐支架,上面架著一個直徑50公分的木制滾筒,然后在這個滾筒的前后加裝兩個直徑20公分的滾筒,主滾筒的上面還有三個直徑15公分的小滾筒。 滾筒的表面粘上一種針皮荊條的針皮,那是春會時從荊棘部落換來的一種荊條,荊條表面密布短小纖細的尖刺,大約只有三毫米長短,就像蒼耳表面的短刺一樣,可以輕易的掛住毛發,就像砂帶一樣的效果。 把六個滾筒粘上針皮,然后安裝上木質齒輪和腳踏傳動機構,由左右兩組腳踏傳動桿帶動最大的主滾筒做逆時針轉動,主滾筒再通過齒輪帶動另外五個小滾筒做順時針轉動。 這樣一來,操作機器的工人只需坐在機器前,兩腳不停的踩動腳踏板帶動機器旋轉,然后手動把洗干凈的毛纖維均勻放在進料板上,主滾筒表面的針皮就能把毛纖維粘住帶向上面,然后當被掛住的毛纖維經過和小滾筒交界的地方,主副滾筒向反向運動,兩個滾筒表面的針皮就會把毛纖維不斷地撕扯,拆散,捋順。 這樣兩個滾筒經過反方向撕扯一周之后,把捋順一次的毛纖維繼續向前送,在經過下一個主副滾筒交界處,繼續撕扯、拉伸、捋順,連續撕拉捋順五次,一直把捋順的毛纖維帶到最后主滾筒和出紗板的交界處。 出紗板靠里的一端要磨成梳子狀,然后把主滾筒上帶過來的毛纖維刮下來,聚合成一根手指粗的纖維條,這根毛纖維條就像棉花糖一樣柔軟,順滑,纖維方向一致。 然后把毛纖維條,也就是粗紗,前后連接到一起變成一根很長的紗條,就可以放在紡紗機上紡成毛線了。 整個精梳粗紗一體機全由堅硬的橡木制成,滾筒寬度65公分,由一個主滾筒和五個副滾筒為主體,用腳踏傳動桿為主滾筒提供動力,齒輪組控制五個副滾筒反方向轉動,前后一個進料板,一個出紗板。 工人只要踩動腳踏板,把洗好的羊駝毛放在進料板上,最后的出紗板就會不停的冒出長度65厘米,手指粗的毛纖維條,效率十分快速,而且工作輕松,都是坐著干活的。 這個機器看似復雜,其實很簡單,制作滾筒只需要做出兩個直徑相同的圓木板,然后中間打孔穿在一根軸上,再沿著兩個圓木板粘上一層細木條,做成滾筒的表面,外面再粘一層針皮。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