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羅沖是幸運的,砍伐杉樹并沒有他想的那么困難,在仔細搜尋一遍杉樹林后,他就發現了兩棵大腿粗的幼樹,而且不知道是被什么動物撞倒了,橫躺在山地上,已經被陰干了,正好用來做弓,被小伙伴用了兩趟才抬下來。 由于缺少工具,想用兩天時間做好長弓有點困難。正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石斧,石鑿,石刀,光是制作這些東西就花了整整一天。 再經過一整天的刀削斧鑿,一張一米五的杉木長弓終于是能看出雛形了。又仔細的矯正,打磨一天,才算是完活。 弓弦是用劍麻纖維搓出來的,沒有一點彈性,而且抗拉性很強,不然也不能拿它做起重機的纜繩。 箭矢全部截斷成一米的長度,長度單位不準確,只是個大概,取成年人的無名指指甲寬度為一厘米,有這個基礎值,其他的就好辦了。 羅沖以后肯定是要推廣厘米制的長度單位的,事實證明,厘米制的長度單位最有利于科學的發展和進步。 箭矢沒有安裝箭頭,石質的箭頭不容易磨制,獸牙又沒有合適的,上次弄到的豬牙比箭桿還大,而且也沒有多少,都被羅沖送給去病做項鏈了。箭桿本來就是尖刺做成的,殺傷野獸不成問題,現在又不考慮破甲能力,這樣就足夠了。 箭羽是用的恐鳥的藍綠色翎羽,先用劍麻纖維固定,再用魚鰾粘牢,一口氣做了200多根。 三天后的一個傍晚,在所有族人都回來的時候,羅沖把所有人都召集在空地上。離著羅沖30米處有一個草靶,上面掛了幾只今天剛抓到的土撥鼠。 羅沖先是給大家示范了一下投矛,30米的距離,次次上靶,然后就是長矛的近距離刺殺。 族人們看的很激動,他們到現在才知道,原來首領這幾天做的都是武器。 羅沖給所有的大人,不分男女每人發了一根,狩獵隊的每人三根,兩次投矛,剩下的一根近距離刺殺,就連即將成年的孩子,也是無論男女每人一根,每天除了拔草和玩耍之外,必須要練習投矛。 白桿長矛很好看,光滑,筆直,單獨拿一根可能不覺得有什么,但是幾十根一摸一樣的放在一起時,你就會覺得壯觀,連強迫癥患者看著都舒坦。 族人們都很高興,對這種制式武器愛不釋手,尤其是那些沒有參加過狩獵的少年,對這種武器有著極大的興趣。 狩獵隊也不例外,這是他們裝備的第一種制式武器,也是除了扔石頭以外,唯一可以遠距離攻擊的武器。有了白桿長矛,羅沖相信用不了多久,他們就能帶回來更大的獵物。 如果說長矛讓他們激動,那弓箭就已經被他們奉為神物了。 70米的距離,也就是一百步左右,這是奧運會比賽的距離,連續5箭,全部射在土撥鼠身上。大人們目瞪口呆,驚為天人,搞不明白這其中到底是什么原理;小孩子們都爭先恐后地擠過來,就是想摸一把,眼睛里冒著星星,哈喇子都流了出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