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羅沖準備安排瘸子來燒制陶器,但是燒陶器并不是那么簡單的事情,需要準備很多東西,所以他只好先給瘸子安排一些別的事情。 昨天捕的魚還沒有風干,而且沒有鹽,這樣的天氣用不了多久就會腐爛,于是羅沖就把煙熏的方法告訴瘸子,把山洞周圍這片開闊地的灌木叢清理干凈,然后用那些濕的灌木燒火熏魚。 經過煙熏的肉類可以放置幾年都不會腐爛,即使是現代,在山區的一些少數民族也在用著這種古老的方法。 羅沖給瘸子示范了一下,就扔給他不管了,自己在山洞前找了一塊平地開始挖坑,用樹枝和石頭挖土相當的費工夫,但是總比用手挖好得多,而且這里的土很松軟,如果用來種糧食肯定是塊好地,可惜沒糧食可種。 挖坑是為了建窯,窯不大,分為上下三層,地下兩層,地上一層,最下面用來掏灰和進風,中間一層添柴燒火,最上面一層放置陶器,其實這和部隊里教的野外無煙灶很像,只不過大一些。 底下挖的坑是圓的,在里面加上水和干草活成泥巴,挖坑的土就用來磊窯,直接磊在坑上,就地取材,而且加了草的窯塘不容易開裂。 窯塘差不多一米見方,高一米二左右,窯頂收一個圓口,這樣便于窯塘聚溫,地下有一個用粘土做的篦子,就是鉆了很多孔的土盤。火塘和風口中間用了石條和骨頭棒子隔離。 就這一個窯足足花了三四個鐘頭的時間,主要是來回去河邊用石盆舀水活泥巴太費勁了,還是早點把陶器燒出來吧,不然用個水太麻煩了。 濕的窯是沒法用的,羅沖就叫了昨天跟他抓魚的那倆小伙伴燒火,三層一起燒,而且外面也堆了一層柴禾,這樣干的比較快,下午應該就能用了。 山洞里面就有火種,山洞里的火是不會滅的,因為她們不會生火,如果火種滅了還要走很遠去別的部落借火種,甚至要用東西交換。 安排好了人手,羅沖親自去挑選粘土,捏陶罐,現在這活還不能直接交給瘸子,沒見過成品出來,你想讓他放棄磨石盆是不可能的,如果成品燒出來,你不讓他干他都會搶著去做。 小河邊的粘土很多,其實河邊上都是粘土,就算把粘土用完了,經常接觸水源的這些土也會變成粘土,可以說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大自然就是這樣,只要你善于發現,什么都是有用的,就看你會不會用了,土可以用來燒磚,沙子都可以用來燒玻璃,只要你數理化學的好,這些都不是問題,當然也難不住一個國防大學畢業的羅沖,徒手造炸·藥也不是沒有干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