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六百一十八章 遠近親疏與民族-《大宋猛虎》


    第(1/3)頁

    對于甘奇而言,社會上顯然還有一股反對他的力量。

    倒是朝堂上看起來一片和諧,那是因為如今甘奇威勢太甚,又是皇帝的姑父,又是皇帝的老師,還有功勛之大自不用談,又是首相高位。

    還有更重要的一點,那就是朝堂之上并非沒有派系,朝堂至少還有保守派與激進派這兩個派系,兩派的代表人物自然就是司馬光與王安石,但是這兩派的代表人物,竟然也都以甘奇馬首是瞻。

    這就導致如今朝堂上如此和諧的場面。但是看起來和諧的朝堂,并不代表就沒有人對甘奇有意見,只是這些有意見的人顧忌的東西比較多,不會輕易打破這種和諧。

    甘奇把民族問題想簡單了,以為只要自己主動去宣傳教育,就會給大宋之人豎立一個比較先進的民族觀念。

    而現實之中,儒家正統,中原王朝,漢家血脈,早已豎立起了無與倫比的文化自信優勢,而那些胡虜蠻夷,又是中原王朝千年的仇寇,不論對手如何換,這種千年的仇視,與甘奇所言的團結實在是十萬八千里。

    但是甘奇又必須這么做,真的想要這個國家在東亞這片廣闊的土地上獲得永久的和平,就必須解決民族矛盾問題。

    這個世界很大,更多的民族、更多的敵人都在外面,不能把自己這一畝三分地徹底弄在一起,未來的時間長河里,后患無窮。

    而只要把東亞這片土地的人民弄得團結了,接受了中華文化的浸染與同化,接受中華大一統的這種基因,那這片土地在未來的時間長河之中就會永遠保持競爭力。

    有些問題,甘奇反復辯證去想,在此時中原王朝漢家血脈文化上占據絕對優勢的時候,想要內部團結,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不在于其他民族能不能接受漢家,而在漢家能不能真正的接受他們。

    還可以多說一點,那就是此時還沒有真正的宗教來影響這些問題,那問題的癥結就更在漢家能否拋開偏見去接納別人這一點上了。

    這才是甘奇作為一個統治者真正的格局所在。

    當甘奇突兀的將民族團結這個議題直接拋出來的時候,這些儒家正統士子們的第一反應就是反對,反對聲浪極高。

    甘奇也能感受到這種反對的力度之大,其實甘奇也能明白,千年天朝上國,千年民族之戰,這些東西早已刻在了骨子里,想要一下子扭轉過來,顯然也是不可能的。

    該怎么解決呢?

    與甘奇商量這些事情的人,依舊還是王安石與司馬光。

    這兩個人已經身居高位,早已有了一定的見地與格局,但是兩人終究還是不能在思想上跟上步伐。

    司馬光尤為甚之,在甘奇家的客廳與甘奇說道:“相公,下官能明白相公心中所想,便是為千萬年計也,卻是此事……就好比有那么鄰里兩家,昨日還拿著刀要拼命,今日就像要他們親如一家,實乃難事,當徐徐圖之。”

    其實司馬光這話已經說得很婉轉了,顯然他打內心里也不能很快的接受這種事情,與茹毛飲血之人談一家,這怎么談?文字都沒有的野人,談一家,何其之難?

    王安石倒是沒有那么反對,他說道:“相公若是真想世代和平,當先讓這些外族人接受我大宋的管制,不反不亂,如此也好教化,歷經幾代,興許能成。”

    甘奇捋著胡須,心中大概也猜想到了,顯然朝堂之中也有許多人不太贊成甘奇的一些說法,比如與女真論親戚的說法,覺得這根本就是無稽之談,甚至覺得有失身份體統,所以私下里很多人有過討論了,才讓司馬光與王安石兩個人作為代表,來與甘奇婉轉的談這個問題。

    甘奇皺眉在想,民族問題,放在哪個時代,都是難題,甚至往往是禁忌問題,不能拿出來直接說的問題。

    因為,大多時候,這個問題有些無解。

    但是這個問題,如今是大好機會,此時不解,以后會越來越難解,甚至還會參雜各種復雜的情況,讓問題難上加難。

    此時甘奇想起了一個理論,許多內部問題解決不了,可以訴諸外部手段去解決。

    什么手段?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洛阳市| 清镇市| 恭城| 建德市| 通化市| 墨脱县| 汝阳县| 紫阳县| 平远县| 会昌县| 循化| 扎囊县| 兖州市| 柳河县| 四川省| 绥芬河市| 师宗县| 清徐县| 兴山县| 武邑县| 荥经县| 岫岩| 老河口市| 柞水县| 东乡| 汾阳市| 定襄县| 甘南县| 噶尔县| 荔波县| 灵川县| 武城县| 山阴县| 西充县| 仙游县| 客服| 通海县| 开鲁县| 凤城市| 宜川县| 新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