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二章 皇帝成了皇帝-《大宋猛虎》
第(1/3)頁
這段時間里,汴梁城看起來并沒有什么不同,街道上依舊熙熙攘攘人流如織,百姓們倒是也都知道北方在打仗,遼人不甘心失了燕云,所以大軍壓境卷土重來。
不過似乎沒有一個人在擔心北方戰事勝負的事情,一來是因為燕云可能真的有些遠,至少在心理上遠到普通的百姓對于北方的戰爭并沒有危險敢,人們都覺得勝一仗敗一仗,都不會影響汴梁百姓的日常生活。
戰爭很遙遠,這是汴梁人普遍的心理感受。
二來也是因為民間輿論一邊倒,都倒向了甘奇,都知道是甘奇甘相公在北方領兵,便都說甘相公百戰百勝,這一仗必然穩穩妥妥,遼人在甘相公面前不值一提。
這種輿論,最先是在甘奇的那些好友與學生之中流傳的,慢慢的也就流傳到了整個民間。
對于甘奇而言,這種輿論也許是好的,就好像立起來了一個人設,得到了所有百姓的信任,既是口碑,也是威勢。
當然也還有不好的一面,人設立得太高,終究不一定是好事,一旦哪天人設有一點點小小的崩塌,后果也是不堪設想的。
都說甘奇文武無雙,百戰百勝,誰都不是對手。人生百年,甘奇才二十出頭,這一輩子要保持這個人設,自然是壓力山大。
百姓中的輿論,與朝廷上的議論是不一樣的,皇帝大臣們每天擔憂著急,勝敗對于他們來說很重要,他們是有見識的人,知道勝利了會帶來多大的好處,更知道一旦戰敗了會有怎么樣的后果。
但是這個朝廷,從甘奇進入燕云開始,就被綁架了,戰爭的車輪滾滾向前,不是任何人可以阻攔得住的。這也是甘奇謀劃出來的結果,戰爭一旦開始,便只能全力以赴,想停都停不下來,以致于整個朝廷都只能祈禱甘奇打勝仗。
哪怕是富弼,也只能這么想。
整個國家北方的軍隊幾乎都壓了上去,等于在賭桌子上把所有的籌碼都梭哈了。
一旦敗了,便真有可能是一瀉千里,敵軍騎兵快馬而下,十幾日內便可兵圍汴梁。
皇帝趙曙,每天等戰報,每天看戰報,夜里睡覺都會驚醒,起床就到祖宗牌位上跪著上香祈禱,乞求祖宗保佑,如此能獲得片刻的內心安寧。
燕云來的戰報,永遠是十幾天前的消息,這是沒有辦法的。
趙曙每天苦等,苦等一份捷報,整個朝廷也在苦等一份捷報。
遼國皇帝御駕親征,十幾萬人猛攻古北關口,狄青的奏報里盡量不使用那些讓人焦慮的詞句,但是整個朝廷依舊焦慮無比。
大同那邊,草原輕騎也是十幾萬,甘奇以五萬兵馬駐防大同,便是光憑這個紙面上的數據,也足夠讓人焦慮無比。
這還不止,西北也傳來了讓人焦慮的消息,黨項人也開始在頻繁調動人馬了,邊境之上,黨項人的騎兵到處奔跑刺探,也到了黑云壓城的地步。
所有人都知道,只要燕云傳來一點不利的消息,西北那邊必然就會開戰,黨項人立馬就會舉兵南下。
哪怕是燕云戰事膠著時間一久,黨項人十有八九也會大軍來攻。
三國之勢,便是如此,永遠都有人想坐收漁翁之利,永遠都有人想占便宜。
可見這場仗一旦落敗,后果會是如何慘重。
如此也可以理解那些想保持現狀不愿開戰的人心中所想,他們所想并非是沒有道理的,只是一個事情的兩面,都有道理,都是對的。
也可見當初甘奇為何要用那種方法去發動戰爭,某種層面上來說,甘奇是有些偏激的。
甘奇其實還有一條更穩妥的道路可以走,比如慢慢當官,慢慢立功,在朝堂上慢慢爭權奪利,趙曙死了還有趙仲針,慢慢熬上去,熬個二十年左右,把權柄真正握在手,然后再用自己的知識見識慢慢改變這個國家,改革內政,改革軍事,積攢實力,甚至改革社會生產力,引進一些科學技術方面的改革。
也許再過一二十年,等甘奇五六十歲了,一切準備好了,再來開戰,穩穩妥妥。
但甘奇還是走了這條捷徑,其中也有甘奇自己的考量,一來是甘奇真的不想多等,人有旦夕禍福,誰知道甘奇這一輩子會不會發生意外?政治斗爭也是一個未知數,誰又知道甘奇這一輩子在政治上真的能平步青云?
幾十年太久,只爭朝夕。甘奇想避開那些無聊的政治斗爭,想一步登天,戰爭是唯一的渠道。
還有一點,那就是甘奇對于自己的身份有些擔憂,若是不能快速掌握權柄,他這個外戚身份,皇帝的妹夫,未來皇帝的姨父,很有可能因為一句話,就徹底與權柄無緣了。只有快速把權柄掌握在手,一切才是穩妥的。
人生在世,有太多的未知數。
所以甘奇拿命去拼,自己穿著金甲站在陣前,這個國家,得向前,這個民族得向前,活在這個時代,就得做這些事情。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鲁山县|
文化|
辉县市|
历史|
新营市|
西青区|
定襄县|
亚东县|
天峻县|
泸定县|
厦门市|
襄汾县|
绿春县|
宜宾市|
常山县|
黄骅市|
江津市|
太湖县|
洛南县|
中牟县|
英吉沙县|
滕州市|
孟津县|
八宿县|
神池县|
会同县|
伽师县|
扶余县|
襄樊市|
台南市|
泰兴市|
老河口市|
靖远县|
含山县|
茶陵县|
郁南县|
元谋县|
交口县|
格尔木市|
遵义县|
理塘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