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老皇帝一時間有些唏噓之感,又低頭看了看那份名單,開口說道:“泉州太遠,趙州博州略微貧瘠,江南婺州算是比較繁華……” 老皇帝只是單純評價一下。 韓琦立馬開口:“老臣所想,便是越艱苦之地,便越是鍛煉人,也越能知道民間疾苦。甘御史乃是汴梁生人,又是豪富之家,難免少見了一些民間疾苦。所以老臣才授意吏部如此安排。” 老皇帝點了點頭,也覺得韓琦說得有道理,卻還是說道:“不若把甘奇召來,聽他自己如何作想。” 韓琦其實不愿意把甘奇召到當面來,只想說服了皇帝之后,便安排下去,由不得甘奇多言。但是此時老皇帝開口了,韓琦便也只有點頭說道:“還是陛下周到,便聽聽甘御史自己如何作想。” 老皇帝示意了一下身邊的小太監,小太監立馬飛奔而去。 不得多久,甘奇就被從御史臺召進了宮內。 看見韓琦的那一刻,甘奇心中就知道有問題,不過也不著急。 老皇帝把那份吏部名單給甘奇看了,然后開口:“道堅可愿意往地方州府為官?” 甘奇看著名單,博州、趙州、婺州、泉州,這是什么意思?要把自己調走? 韓琦生怕甘奇此時出一些什么歪理邪說把皇帝給說動了,也是如今韓琦還真有點怕了甘奇那張巧舌如簧的嘴巴,覺得甘奇真有可能弄點什么奇怪的理由留在京城,所以立馬說道:“甘御史,陛下對你的厚愛,當真是旁人羨慕不來的,如今安排你往州府任職,便是磨練,要不了幾年,待得再入京,必有重用。有了州府的資歷,以甘御史之才能,來日步步高升不在話下。” 甘奇這就明白了,韓相公的手段,真的厲害,值得學習。這是要把他這個眼中釘肉中刺支走的意思。 甘奇腦中飛快運轉著,權衡利弊得失,當大官是要當的,所以到地方州府任職是一定少不了的,滿朝文武所有人,都不可能避免的事情。 這個時候,到底能不能走?走不走得? 老皇帝還能活兩年多,不到三年。又正是皇子之爭,這一走,萬一趙曙失勢了怎么辦?萬一真讓韓琦把趙宗諤推上去了,那問題就大了。 韓琦見得甘奇沒有立馬答話,又說一語:“當然了,甘御史剛立大功,此番去州府,這侍御史的官職,也當寄祿在御史臺。” 這話不用韓琦說,老皇帝心中自然也是這么想的。 甘奇的組織關系肯定還要放在中央,不會放到地方上去。寄祿的意思,就是寄存俸祿之意,大概就是借調的意思,把一個人從原單位借調到另外一個單位,但是原單位的工資還繼續,這就是寄祿。 不過寄祿官,更多的意思是給你一個官職,給你俸祿,但是不給你實權,這是比較普遍的,恩蔭官員里大多都是這種寄祿。 甘奇終于開口了:“回稟陛下,臣愿意去泉州。” 這一句話,出乎了韓琦的預料,更出乎了老皇帝的預料。 老皇帝意外是意外,卻是很滿意,哈哈笑道:“哈哈……泉州可遠著呢,三千里路,你可想好了?” 韓琦帶著瞇瞇笑臉,心想這小子終于犯傻了,若是博州,那三四百里的路,來去幾日就是。最重要的是近地方,消息也靈通,做出了一點什么成績,請功都近。偏偏這小子選個泉州,泉州山高皇帝遠,傳個消息都十萬八千里,待得韓琦事成,這小子這輩子也別想回來了。 甘奇哪里不知道韓琦心中那點小算盤,甘奇敢走,便是胸有成竹。 利弊得失,甘奇是深思熟慮了的。人生很長,從六品的官,如果就在京城這么混下去,還真有點浪費時間。甘奇其實也有點羨慕馮京,進官場十年就知開封府了。 但是甘奇還是覺得十年才當都市長,還是太慢。 那捷徑就一定要走,別人以為泉州路途遙遠,不是個好去處,此時的甘奇卻覺得泉州就是一個好去處。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