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趙曙回到家中,趙宗漢也把甘奇的一番話說給趙曙聽了。 事情就有些復雜了,趙曙其實并未想明白許多事情,哪怕韓琦口吐蓮花一般的話語,他雖然表面應承著,但是內心中的不安與心虛并未真正解除,畢竟問題的關鍵點他還是看得清楚的,那就是可能有人要與他爭奪了。 甘奇又如此說了一通,這讓趙曙心中徹底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 除了混亂,趙曙似乎別無他法,這一切,完全不是他能控制的。他雖然看起來是仁宗皇帝膝下唯一的皇子,但似乎對任何事情都沒有任何的應對手段。 趙曙能想的,就是一個兩全其美,韓琦能幫著他,甘奇能幫著他,那就是最完美的情況了。 只奈何,如今韓琦與甘奇兩人,都把他作為兩人斗爭的焦點所在。只是趙曙自己卻還并未意識到這一點。 回到家中的趙曙,其實惶恐更甚,偌大的王府,成了他此時的保護殼,躲在大宅子里謹小慎微。 這大概也就是甘奇給他出的主意,以不變應萬變,興許趙曙不一定想這么應對,只是他實在沒有更好的辦法,也沒有更多的手段了,這也有點可悲。 韓琦想多弄出幾個皇子來爭一爭,甘奇之所以樂見其成,那是因為甘奇想見到韓琦自動離開皇子趙曙,不論如今韓琦如何與趙曙說,但是總有一天韓琦還是會圖窮匕見的,待得韓琦圖窮匕見的那一刻,這世間唯一能拯救趙曙的人,唯有甘奇了。 不經過這么一遭,趙曙是不會明白萬事萬物,總是難以兩全其美。 不經過這么一遭,趙曙也不會明白,甘奇才是他唯一靠得住的人。什么宰相,什么相公,那都是假的。 唯有經歷這么一遭,甘奇在最后關頭拯救了趙曙,甘奇才算真正有了誰也比不上,誰也代替不了的從龍之功。 制科考試快要開始的時候,蘇家一家老小也終于入京了,眉州蘇家終于正式成了開封蘇家。 蘇軾蘇轍兄弟兩人參加了制科京察的考試。 甘奇也知道,這兩兄弟,考試什么的那都是手到擒來的事情,成績還沒有公布,就設宴請兄弟倆喝酒慶功。 這回兄弟二人是真要當官了。當官的蘇軾,是一個內心有公平公正的人,所以是一個不站隊,兩邊不討好的人。其實也是沒有什么遠大政治抱負的人,蘇軾這一輩子,雖然寫過一些埋怨的詩詞文章,但是蘇軾一輩子都沒有表現過自己對于政治有什么遠大的抱負,反而隨遇而安,怎么活著都灑脫非常。 這一點蘇軾與李白不同,李白雖然飄然若仙一般的人物,但又是三番五次想要追求遠大的政治抱負。一面說“天上白玉京,十二樓五層,老子是仙人”,一面又到處送著干謁詩,想要出將入相,卻又一輩子不可得。 當官的蘇轍,也是一個純粹的清流,以噴子起步,噴皇帝也毫不嘴軟的人,來日是能當相公的大才。 成績公布了,兄弟二人顯然不可能落榜,入殿覲見皇帝,等著安排官職。 這兄弟倆倒是有風骨,毫不走動關系,連甘奇這里都不開口說一句官職之事。 拿蘇軾的話說就是:“當什么官都行。” 拿蘇轍的話來說就是:“我蘇子由這一輩子,靠的就是自己之才。” 好吧,甘奇倒也沒有想太多,因為他也其實也沒有什么能力去幫這兄弟二人,吏部他是一個人也不認識,要想幫這兄弟二人謀個官職,甘奇免不了又得親自到趙禎面前去說,這種事情說多了,老皇帝豈能不多想? 蘇軾蘇轍兄弟,那都是有才有能之輩,只要不出事,兄弟二人都是平步青云節節高升的仕途。如今有了甘奇,蘇軾再也不可能有那兩邊得罪的牢獄貶責之災,蘇轍是會成為相公的人,有了甘奇,道路也只會走得更順。 任由兄弟二人去自己闖出一番天地,其實更好,雞蛋多放幾個籃子,各自走各自的路,只要兄弟二人這一輩子與甘奇一直保持這種友誼下去,來日兄弟二人必然是甘奇最大的助力之一。 蘇軾,授大理寺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這個起點,已經足夠高了,大理寺評事是寄祿官,正八品,也就是說蘇軾的組織關系在大理寺,也就是說組織關系中央最高法院,然后下放鳳翔府當判官。這就類似于中央官員放到地方去鍛煉一下,鍛煉之后再調回來升官重用。 蘇轍,任秘書省校書郎,商州軍事推官。意思與蘇軾那個是差不多的,組織關系在秘書省,下放地方鍛煉,回來再重用。 就看這個官職評授,就知道老皇帝面試之后是很看好兄弟二人的,組織關系都留在了中央,這是一般人很難有的待遇,兄弟倆的起點都很高,關系在中央,地方去鍛煉,這在哪個時代,都是要重要的意思。 蘇洵同志也走運了,生得兩個兒子,進士及第不說,制科也考得好,面試也讓老皇帝喜歡,所以蘇洵也受到了皇帝的召見,老皇帝感謝蘇洵同志為國家培養出來的這么兩個好兒子,也聽說過蘇洵的許多大才名,還給蘇洵封了個官。 這事鬧得,蘇洵多少有一點父憑子貴的味道,當然也有他自己才名不低的原因,蘇洵也封了個秘書省校書郎,還有真正的皇差,負責編修《太常因革禮》,也就是大宋朝禮節行為規范,這東西是一個很復雜的玩意,上到祭天,下到每一個品級的官員,還有百姓,天地君親師,所有人與人之間關系的禮節,都進行一次官方規范化規定。 這一家子,是真的徹底在首都安家立業了。 此時起,這大宋文壇,從此有了一個蘇門。蘇門之下,從者極多,名垂青史的有才者,也出不少。 蘇軾去鳳翔府上任,甘奇一直送到城外驛站住了一夜,大醉而起,又送數里而去。 蘇轍,本來想留在京城不下地方的,歷史上他也并未真的去商州上任,因為之間還有一些曲折之事,卻是甘奇的到來,興許改變了許多東西,蘇轍也順順利利去商州上任軍事判官了。 蘇洵,每日在秘書省修書。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