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說具體事情。”趙禎這個皇帝,也是真難當,若是什么事情都這么去說,他每天一個時辰掰成五個時辰,那也不夠處理國事之用的。 程頤也是沒有見過真正的世面,以為這種事情就跟打小報告一樣,到皇帝這里說甘奇罵你不仁不義,皇帝就會火冒三丈,把甘奇好好懲治一番,什么奪了功名,永不錄用之類的。 事情興許也可以是這樣,但是得分皇帝,仁宗這個皇帝,這一套是行不通的。仁宗這一輩子也沒有這么做過事。 呃……也有可能是仁宗趙禎這輩子被人罵習慣了。其中也有趙禎對甘奇印象太好的原因。 “陛下,此賊目無君父,行事放蕩,出言不遜,定要懲戒啊。”程頤有些激動,聲音又加大了不少,好似有理只在聲高。 “他到底為何說朕不仁不義啊?”趙禎又問,耐心倒是不缺。 “陛下自登基以來,歷年都有赦囚之事,甘奇便是說陛下赦囚之事,是不仁不義之舉。”程頤又道。 趙禎點著頭,又問:“他可有說個一二三的理由出來?” 程頤激動又道:“陛下,甘奇自是有其歪理邪說,那都是荒謬之言,學生也記不得多少。” 趙禎又是嘆氣,擺擺手:“回去吧,把你那些同窗好友也都帶回去,此事朕知曉了。” 小孩子到長輩這里來告狀,又不能真正說出個所以然,不能真正有理有據把事情說得明明白白,這叫長輩怎么處理?自然得先就這樣了,再去問問,查一查再說。 程頤卻還不走,又道:“陛下,盜匪之賊,只為禍一事。文壇之賊,遺禍無窮,還請陛下一定要嚴懲此賊。” 君子嘛,就得死諫,如此才是風骨所在,不能因為君王不喜,便放棄自己的原則。歐陽修常常如此,包拯次次如此,胡瑗時不時也來一下。哪怕韓琦,也是如此,管你皇帝內心之中時不時傷痕累累,韓琦戳著皇帝的心窩子,也要不斷諫言立儲之事,以為社稷安穩。 趙禎有些頭大,又擺擺手:“會考在即,早早回去讀書備考,此事朕會有定奪的。” 程頤此時方才罷休,一躬身,慢慢出門,然后昂頭闊步,今日以舉子身份得見天顏,還行君子直諫之事,何其榮光 出得東華門,一眾洛陽士子已然圍了上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