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二百六十四章 賑災,政治資本-《大宋猛虎》


    第(1/3)頁

    小廝上前去問,問得片刻就回來稟報“主人,這些流民都是原武縣過來的,原武的河堤決口了。”

    “什么?又決口了?唉……黃河啊黃河……”王安石一邊說著,一邊搖頭。

    黃河決口,在后世來說是少見的事情,在這個時代來說,那是時不時就要發生的,大小決口太過平常,甚至黃河改道也是經常發生的。前兩年,汴梁城都給淹了一半。

    原武縣,屬于鄭州,鄭州與開封毗鄰,都屬于京畿路,鄭州在西,開封在東,相距很近。原武到開封汴梁,不過二百里內。這一線,都是黃河水道,汴梁在黃河南岸,原武縣在黃河北岸。

    甘奇看著不遠方慢慢走來的無數流民,除了破衣爛衫拖家帶口之外,身無長物,一個個滿臉愁苦,行動遲緩,面帶菜色,可憐得緊。開口問道“朝廷當要賑災,介甫兄怕是有得忙了。”

    度支衙門,就是進出錢糧的地方,要賑災,自然就要忙碌了。王安石倒也不怕忙碌,開口說道“忙碌算不得什么,就是南方賦稅還未入京,府庫里捉襟見肘了,也不知原武河道決口之事是否嚴重,若是受災區域太大,那就為難了。”

    黃河,長江,以及各處的大小江河,在這個科學技術不發達的年代,每年大小災禍無數。南方長江等河流,沒有那些大壩調節,一到雨季,必然洪水滔天,受災面積有大有小,全靠運氣。

    黃河亦然,泥沙越來越多,河道越來越高,河岸堤壩也得越筑越高,也就越來越容易決堤。

    翻看史書,唐宋明清民國,到處都有賑水災的記載,幾年幾月,哪里決口,哪里洪澇,給錢給糧。朝廷一旦應對失度,記載中馬上就成了流民作亂之類,然后就是剿賊賑災。賊剿了,幾個字就記錄了。賊剿不了,那就麻煩了……

    奈何農耕時代,大量的人口,又離不開江河之邊,江河旁邊,必有廣大的平原,所以江河才是華夏的根基。一次一次接受江河帶來的滋養,也一次一次接受江河帶來的災難,這就是華夏。

    王安石匆匆告辭,進城而去,該是他忙碌的時候了。

    甘奇站在岸邊,看著流民從自己面前走過,一雙雙空洞的眼神,無數孩童在饑餓中的哭泣。

    京畿附近,只要有災難,這些流民也都知道該往哪里去,哪里會有糧食。只是這些流民到得京城汴梁,卻也進不得城池,只能在城外等候賑濟。

    碼頭上乞丐無數,相撲場外也聚集了無數。

    城門口守城的兵丁也多了起來,因為城門樓圍攏了許多討飯的流民,兵丁們要做的就是保證城門的暢通,也免不了揮舞著木棒鞭子驅趕流民們不要擁堵。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景德镇市| 旺苍县| 眉山市| 定安县| 平武县| 雷山县| 中山市| 兰考县| 泰来县| 乌鲁木齐县| 鹰潭市| 衢州市| 碌曲县| 贵州省| 赣州市| 鹤庆县| 杨浦区| 庆安县| 荣昌县| 龙岩市| 昂仁县| 土默特右旗| 霍城县| 敦化市| 乌鲁木齐县| 颍上县| 临泽县| 曲沃县| 淮阳县| 阿图什市| 宁波市| 广东省| 伊川县| 阿坝县| 深水埗区| 布尔津县| 历史| 陵川县| 张家口市| 上犹县| 五指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