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城外軍營校場之上,旌旗招展,八千士卒排排站好,有些站得筆直挺拔,比如三千多西軍的漢子,有些卻站得歪歪扭扭,顯然這些來自東京禁軍。 這也是甘奇第一次親眼見到北宋的軍隊,也讓甘奇略有一些失望,他本以為該是那刀槍利、寒光閃、鐵甲一叢叢、疾如風、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動如山。 但是面前這個景象,顯然離這些形容相去甚遠,鐵甲一叢叢,沒有。真正的鐵甲,即便是西軍里,也不足三分之一的人配備,東京禁軍就更少了,更多的是皮甲,或者皮甲與鐵甲混合在一起的皮鐵甲。 許多東京士卒的兵刃,都有銹跡,大概是不知道多久沒有使用了,保養也就懈怠了,臨時磨一下,也還是有銹跡其上。 八千士卒之中,有六七百號騎兵,座下馬匹也是高矮胖瘦各不相同,有些人的坐騎看起來就高大許多,有些人的坐騎就像是街邊拉車的騾子,又瘦又小。 甘奇自己還騎了一匹馬,也算不得好馬,算是劣馬,卻在那騎兵群里,這匹馬還算不得是最差的。 狄青站在將臺之上,念了一篇什么訃告文,然后還有焚香祭天的小典禮,方才下令開拔。 大軍開拔了,一列一列往營門而出,大軍之后便是輜重車輛。 最后才是甘奇帶著人出門,甘奇身邊,五六十個鐵甲漢子,氣勢也是不凡,也還備了一些車架。最后竟然還有二三百號讀書人,這些讀書人竟然都有車坐,盡管車的檔次不一,但是這二三百人倒是不用自己走路了。 這支部隊行軍的形象,也讓甘奇微微有些失望,部隊后面的車架不少,驢子拉的,騾子拉的,瘦馬拉的,各式各樣,怎么都感覺缺了一點雄壯之感。 頭前的狄青與眾多士卒并不顯得如何興奮,甚至許多東京的士卒還哭喪個臉,顯然是不愿意去打仗的,但是又沒有辦法,軍令來了,不想去也得去。 反倒是最后面的二三百讀書人,一個個激動非常,才剛走出去不遠,就已經有人開始引吭高歌了。 各種詩詞,頻頻作出,不是凱旋,就是馬踏敵蠻,好像仗還沒有打,就已經高唱凱歌勝利了一樣。 甘奇并不顯得如何興奮,反而一直在冥思苦想,想著許多事情。 甘奇也時不時轉頭到處去看,路邊還真有不少來送行的人,有東京軍將士卒的家眷,哭哭啼啼一路相送,有那些文人士子的家眷或者同窗朋友,也是送得淚沾兩襟。 甘奇大概是想在人群中找一個人,并不是找吳巧兒,因為他又騙了吳巧兒,吳巧兒此時大概還不知道甘奇已然出發了,待她知道的時候,甘奇只怕已經走了很遠。 甘奇是在找趙宗漢,趙宗漢與他說好了要一起去的,卻還不見人來。 尋著尋著,甘奇搖了搖頭,大概是覺得趙宗漢應該是不會來了。 就在這個時候,甘奇聽得有人一聲興奮的大喊:“道堅,道堅,我來了……” 甘奇回頭一看,人群中一個鐵甲漢子,蹣跚而來,模樣著實可笑,看得甘奇立馬笑了出來,開口說道:“哈哈……獻甫,你這是干嘛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