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看完報紙,韓琦起身,嘆了一口氣,自言自語道:“拖了兩日,還是得再去一趟,狄青啊狄青,本也未想過要把你如何了,如今你也怪不得本相了。” 韓琦自言自語之后,抬手揉了揉自己的臉,擠出了一些笑意,然后出門而去。 再次去狄青府中,韓琦竟然真就帶上了笑臉,還真有點劉備三顧茅廬的意思。 只是狄青見得韓琦的笑臉,心中不是驚訝,全是防備,韓琦何曾這般給過他笑臉?還是親自上門來給的笑臉? 口蜜腹劍,笑里藏刀,這都不用猜。要猜的是韓琦到底哪里藏了劍?哪里又藏了? 這回韓琦客氣了,狄青自然也客氣了許多。 兩人竟然還寒暄幾句,互相作請落座。 便聽韓琦開口:“上一次那小廝之事,是我不明其中具體,回去我就把那廝好好教訓(xùn)了一頓,你狄青狄漢臣,為國效死幾十年,其實他一個家奴可以怠慢的?” 狄青拱手:“謝過韓相公,一個小廝,倒也不必與之過多計較。” 韓琦捋了捋胡須,展顏笑開,又道:“你我也算是老交情了,相識近二十載了,也都知根知底,此番火峒蠻再起,我在官家面前保舉你領(lǐng)兵平賊,這是為國為民之想,若是派了旁人領(lǐng)兵,一怕這人陣前不勇,二怕這人謀略不足,三也怕這人對邕州事宜不熟悉。派你狄漢臣去,便是萬無一失。此番我親自來,便是想你能再披甲胄,平定南蠻,救邕州百姓于水火,還朝廷南疆之平靜。不知你如何作想?” 韓琦真是客氣了,認識狄青快二十年了,第一次對狄青這么客氣。 狄青也點頭答道:“朝中忠良將帥無數(shù),堪當重任者也有,老漢之所以辭官,便也是知道自己這身體當不得多大的重任,身死是小,若是半途而亡,誤事是大。” 韓琦聽到這里,面色已然在沉,他韓大相公如此客客氣氣,如此禮賢下士,如此不要臉面了。你狄青還端著架子?韓大相公豈能不怒? 好在,好在狄青立馬話鋒一轉(zhuǎn),說道:“但若是朝廷非要老漢再披甲出征,覺得老漢領(lǐng)兵出征最是穩(wěn)妥,那老漢也當不負朝廷器重,便是死在路上,也不敢不去,反正一身老骨頭,死在哪里都是死,死在出征的路上,也算全了忠義。” 狄青此時這番應(yīng)對的話語,大概也有戲精甘奇的一番指點。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