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聚人(改書名了)-《大宋猛虎》
第(1/3)頁
又過一天,甘奇去把城里看好的宅子買下來了,在外城,離蘇家租住的小院不遠,花了四百貫不到。
要說大宋朝的房價,還是挺便宜的,前后三進的院子,占地五六畝,也就是三千多平米左右,只要三百多貫。
宋朝的貨幣價值到底該怎么類比呢?當真有些不好類比,但是可以試一試。如果用糧食來類比,比如一個肉包子,在大宋朝兩個銅錢左右,如此算來,一個銅錢可以類比成后世一塊錢人民幣。
但是這也不準確,因為古代的糧食,那是主要消費品,屬于稍微稀缺的物資。后世的糧食在中國并不屬于稀缺的消費品。也就是說后世糧食的實際價格,遠遠比宋朝時候廉價。
若是簡單把一個銅錢類比成一塊人民幣,一貫錢大概就是一千塊左右,宋朝一個普通公務員的工資就只要不到兩千塊錢人民幣了。有點像后世九十年代的水平。三百多貫,大概就是三十多萬人民幣,買三千多平米的宅院,這個房價實在低廉。
但是按照國家層面來說,大宋朝廷一年的收入也就在五六千萬貫到一億貫出頭,也就是五六百億到一千多億人民幣,如此算來,這么類比也有些不太貼切。
如果說生產工具,在宋朝開國年間,一頭牛大概三貫錢,也就是三千塊左右。到得如今仁宗時期,一頭牛在六貫錢左右,可見宋朝也是有通貨膨脹的。到得北宋末年,一頭牛漲到了十貫,就是一萬塊錢。到得南宋紹興年間,因為戰亂,牛價一度漲到了幾十貫,也偶爾突破過一百貫。
還比如馬,馬就是貴重物品了,可以類比成后世的轎車。在通貨膨脹并不嚴重的仁宗時期,一匹不錯的馬,價格在六十貫到一百貫之間,可以類比成法拉利跑車。差一點的駑馬,也要幾十貫,一般人家壓根不敢想的東西。
還有一個很典型的生活必備物資,那就是鹽,仁宗時期的鹽價也趨于穩定,出鹽地的批發價大概在二十文左右,商品價大概是五六十文錢一斤,一個公務員一個月的收入不到兩千塊,買一斤鹽就要五六十塊。鹽是官賣品,也是朝廷稅收的一大來源。
這么高的鹽價,一是因為生產方式原始導致的出產不足,人口卻又暴漲。二來也是因為朝廷官方規定,也為了提高朝廷的財政收入。
所以,也導致宋朝私鹽泛濫。蘇軾在杭州當通判的時候,曾經在過年的時候抓過幾十上百的私鹽販子,蘇軾還專門記載過其中情景,說這些私鹽販子在大牢里,被打得皮開肉綻,蘇軾自己都不忍多看那般慘狀。
說到蘇軾,最近幾天似乎也在到處找宅院,這父子三人,進京不過短短時間,已經就買得起宅院了,這顯然不是從幾千里外的四川家中送來的錢,而是這父子三人短短時間在京城里賺到的。文人想要賺錢,在大宋朝顯然不太難。
興許都不算是賺錢,而是別人送的錢。有本事的人,自然不一樣。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平县|
新源县|
新泰市|
兰考县|
万州区|
澳门|
石狮市|
红桥区|
河南省|
泉州市|
涞水县|
美姑县|
通许县|
贡山|
嘉兴市|
朝阳市|
威信县|
尉氏县|
都安|
新乡市|
金华市|
文昌市|
上虞市|
临朐县|
五家渠市|
扎赉特旗|
红安县|
凤阳县|
封开县|
蓬莱市|
罗甸县|
务川|
阿拉善右旗|
克拉玛依市|
恩施市|
洛浦县|
大连市|
观塘区|
静宁县|
赞皇县|
普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