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倚樓盼著他-《大宋猛虎》
第(1/3)頁
要說路邊問路,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甘奇家就在汴梁城外,每日南來北往路過的人不知幾何。
甘奇也不是第一次被人問路,平常里抬手指點一番東城西城的也就罷了。
為何今日甘奇卻還出言留宿問路之人呢?
自然是有理由的,甘奇看人的眼光極為毒辣,雖然這三人風塵仆仆,滿臉的疲憊,甘奇卻還是能從三人對待一個路人周到的禮節與言行舉止上看出這三人有些不一樣。
留宿他人一晚,對于甘奇不過是舉手之勞。如今的甘奇,不同以往。知道萬事萬物,都有個因果循環,都有個緣淺緣深。
交好三個讀書人,在大宋這個時代,再怎么說也不是壞事。
甘奇頭前帶路,甘霸幾人肩背手拿大氣粗喘。
三個儒生跟在甘奇身后,最先與甘奇說話的那人,再次開口相問:“頭前還未請教尊姓大名,實在失禮。夜晚叨擾,再謝兄臺。”
甘奇笑答一語:“在下甘奇,就住在頭前甘家村中。家中也是書香門第,頗有幾間廂房。兄臺也不必掛懷,舉手之勞爾。”
年輕儒生點點頭,說道:“原道兄臺也是讀書人,失禮失禮。在下蘇軾,眉州人士,此乃我父蘇洵,此乃我弟蘇轍。我父子三人千里迢迢而來,是為趕考。不知兄臺今年可進考?”
年輕儒生話語說話,看著甘奇忽然停住了腳步,轉頭直勾勾看著自己,心下疑惑,以為自己不該問甘奇是否進考,問到了甘奇的痛處。連忙換個話題又道:“以往都在家鄉小地方,第一處遠出家門,才知天下之大,兄臺見笑了。”
甘奇心中的震驚自不用多言,心中想著這個京城,實在是個好地方,住在這京城之外,也是幸運事。頭前還遇到了周侗,今日卻又遇到了進京趕考的蘇軾。
緣分這種東西,當真妙不可言,這個緣分,倒也是甘奇自己爭取來了的,若不是頭前自己愿意給這三人提供住宿,這個緣分,大概也就如平日遇見問路人一樣,從身邊擦肩而過了。
“蘇兄不必如此,蜀地也是天府之國,豈能是小地方?說來慚愧,在下今年并不進考,只得等到下一回了。”甘奇答著,也頻頻拱手,與蘇洵蘇轍見禮。蘇洵、蘇轍二人也還與甘奇拱手回禮。
要說這一門三父子,當真不簡單。唐宋兩朝六百多年,唐宋八大家,蘇門這一家就占了三個。
嘉佑二年,也就是今年,一家三口從家鄉眉州出來,到汴京趕考。蘇洵兩個兒子,同榜進士及第。實在是美談,上下幾千年,獨此一號。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寿光市|
陈巴尔虎旗|
五家渠市|
中阳县|
休宁县|
武陟县|
赣榆县|
行唐县|
措美县|
电白县|
林甸县|
城步|
昂仁县|
定边县|
独山县|
吉木萨尔县|
乌拉特中旗|
琼中|
年辖:市辖区|
沙雅县|
和平县|
吴川市|
五峰|
沾化县|
屯留县|
广汉市|
韩城市|
右玉县|
大庆市|
栖霞市|
饶河县|
民县|
绥阳县|
呼图壁县|
阿尔山市|
泰安市|
莱州市|
上杭县|
驻马店市|
马龙县|
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