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四 灤陽-《陰陽符主》
第(1/3)頁
根據前賢大能的探索,歸元界可謂是廣闊無垠,但大體上,則可分為兩部分。
一是位于歸元界西陲,面積約占歸元界兩成,卻集中了歸元界七成以上靈機的大陸。各方勢力對這片大陸的稱呼各有不同,不過比較通行的,亦是兩種。
或以其靈機聚集而稱之為靈洲,或以之為歸元界之中心而直接以歸元界指代之。
根據某些前賢的考證,其實在很久以前,歸元界指的就是如今的靈洲中心地域,只是隨著歸元界上的修行者勢力逐漸擴展,甚至占據了環繞靈洲的大海和海外洲陸,所以歸元界的指代范圍也隨之擴大,以致成了整個世界的名稱。
靈洲之外,就是占據歸元界七成以上面積的大海,在大海之上,也有一些小塊洲陸和靈機聚集之地,因此相對而言,大海之上的玄門修行者雖然較為稀少,但并不罕見。
靈洲之上,情況則要復雜的多。
一般來說,可以將靈洲按照生活的種族不同而粗略地分為四部分。極北,是巫族余脈最后的喘息之處。嶺北,人、巫、妖三族混居之地。中部和南部則分別為人、妖兩族所占據。
不過人、妖兩族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百國割據,內部差異極大,因此從未有統一的名稱來指代人類控制的地區叫什么,妖族控制的地區又叫什么。
就整個靈洲而言,吳越國正好處在正東的位置,但就人類文明的傳統活動范圍而言,吳越國則處于其東南部。
吳越國最北以白水為界,和淮南國相鄰,南部則是荒嶺群山,人妖混雜之處。西方以西湖為屏障,和九江國隔水相望。
白水和荒嶺之間,土地平坦,水系繁雜,乃是繁華的膏腴之地。其中人口密集之處,又以枝江沿岸為最。枝江自西湖而出,橫跨整個吳越大地,最后在吳越國都城余杭注入東海。
余杭乃是古城,其立城時間早已湮沒在時間長河當中,難以考證。不過根據西湖名稱來源于其位于余杭之西這一傳說來看,余杭名字的出現還要早于西湖,更早于西湖劍派,而西湖劍派已是這方天地間最為久遠的傳承之一了。
在西湖和余杭之間,枝江沿岸有城市數百,大城十余,民豐物饒,商貿發達。
西湖東去二十里,有灤水自西南而出,匯入枝江,然后滾滾東流,注入東海。灤水兩岸雖非煙柳繁華的工商重地,但土地肥沃,農耕發達,乃是重要的糧食產地。
每年秋收之后,都有大量的糧食經灤水、枝江,運往東邊的余杭等通都大邑。相應的,余杭等地生產的絲綢、錦緞,從九江國東來的瓷器,從海上而來的異國珍奇,也都通過這兩條水道銷售到枝江兩岸的城鎮鄉村當中。
因此,位于灤水西北,枝江南岸的灤陽,作為兩江交匯之處,重要的轉運樞紐,便自然而然地繁華起來了。
灤陽東北,港口碼頭,一艘高大的樓船緩緩停靠。
早已在旁等候多時的馬車夫們頓時蜂擁而上,很快,從樓船上下來的客人們就被一掃而空。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桐柏县|
奈曼旗|
庆元县|
肃北|
崇信县|
老河口市|
苍梧县|
新邵县|
屯门区|
贵溪市|
涿州市|
江永县|
绥宁县|
汤原县|
塔城市|
奉贤区|
金沙县|
淮滨县|
新疆|
潮州市|
青阳县|
武城县|
聊城市|
仁布县|
天门市|
鄂伦春自治旗|
句容市|
东乡|
宝丰县|
安新县|
宁城县|
庆元县|
正镶白旗|
安西县|
龙海市|
曲松县|
蒙阴县|
南江县|
泰和县|
武山县|
丹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