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那除了我們自己和那些看透此事的人之外,天下又有誰知道李世民誅殺這些學子是為了警告我等呢?就好比今日朝堂上那位官員,他即使身在朝中,依舊對那些學子被殺之事的隱情毫不知情,你們可以想想,普通百姓又有幾人能看透?” “可是此事也不足以引發天下動蕩,從而另李世民妥協啊!” “確實不足以引發天下動蕩,但是卻可以引動天下士子的動蕩,不要忘了天下士子十之八九都是出自我世家!” ...... 過得幾日,李二陛下陸續收到天下各道州府上表的奏章,雖是不同官員上奏,但是內容卻出奇的一致! 都在說一件事,那便是這些官員轄地內出現士子集體跑到道州府衙門前聚集、請愿的事情。 而這些士子請愿的內容則是要李二陛下說明之前在朱雀門前誅殺那些罪不至死的學子的原因! “呵呵,這些人果然上鉤了!”當李二陛下看到這些奏章后,不僅沒有生氣,也沒有任何擔憂的表情,反而一臉輕松的笑了起來。 而在他一旁的房玄齡、杜如晦也是如此,滿臉笑意的道:“陛下之計已然奏效,是否可以開始下一步計劃了?” “嗯,差不多了,有些地方已經有百姓參與士子們的請愿了,也是到了該收網的時候了!” “是,臣這就去辦!” …… 次日一早,已經發行到第十期的《大唐日報》頭版頭條刊登了一篇大理寺少卿孫伏伽親筆撰寫的文章。依舊是如同往期《大唐日報》一般,通篇近似大白話的內容,使得只要識字的百姓便能看懂。而百姓在看了這篇文章之后,紛紛熱烈的討論起來! “我說陛下怎么會直接殺了那些人,卻連殺人的緣由都沒有講,原來是這么回事啊!” “這個竇家簡直是喪心病狂,竟然收買那些學子,讓他們散播流言,污蔑太子殿下!殿下到底哪里招惹他們了,要這么誣陷他?虧的還是皇親國戚!” “這你就有所不知了,我聽說是襄陽公主的兒子貪圖太子殿下那些產業的利益,便用了些不光彩的手段把玻璃生產工藝給偷走了,太子殿下看在襄陽公主的面子上沒有追究竇孝德的責任,只是抓了聚寶軒的掌柜,結果竇孝德就喪心病狂的殺了趙二一家!殿下對此十分震怒,便不再給誰面子,親自去公主府抓了竇孝德!結果竇家便找了一些官員,給殿下安了個什么十大罪狀……”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