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還是那恢宏壯麗的乾清宮......旁邊的暖閣,何瑾落寞地站在門口,環望著偌大威嚴的皇城,以及層層疊疊卻代表著等級森嚴的樓閣,心中忽然有種說不出的感覺。 仿佛自己離開京城后,就如脫了鳥籠的鳥兒,心情說不出的愉悅??梢换氐竭@牢籠,止不住就開始渾身難受。 在福建的日子里,他可不用惦記什么早朝,什么國事的。沒事兒逗弄著孩子,快快樂樂混日子就好。假如海外那里傳來新的消息,也開啟海賊王的模式,天地廣闊任男兒遨游,是何等的暢快? 亂七八糟想著這些,丘聚卻已來到了身旁,扯著嗓子喊道:“傳商部宣撫何瑾覲見!......” 這一尖細的嗓門,登時嚇了何瑾一哆嗦。喊完之后,丘聚又小聲地向何瑾言道:“何大人,陛下讓你進去?!? 何瑾就郁悶地看了丘聚一眼,心道:你剛才那一嗓子,難道我還沒聽見? 不過他也明白,這就是規矩。高聲唱喏是為了彰顯皇威和圣眷,下面柔聲細語的一句,才算是兩人之間的談話。 以前,他尚且還能忍受,可現在如此一個細節,都覺得有些荒謬。 進了暖閣后,照例又是跪拜。 而且又因過年的緣故,行禮自然要行大禮,需要五拜三叩......機械作著這些動作時,何瑾腦子就在想,是誰弄出了這么一套儀式和規矩? 好像是秦朝一統天下后,嬴政覺得自己功蓋三皇五帝,開始膨脹了。不過秦朝尊崇的是法家,禮儀似乎并不如何繁瑣。 到了漢代后,劉邦那個老流氓當了皇帝,整天看著那些沛縣的老兄弟上朝坐沒個坐相,說話也粗鄙喧嚷,還是將自己當劉三兒看,心中大為不快。儒家的那位叔孫通就揣摩上意,說遵照周禮弄出了君臣之禮。 接下來又因為歷朝歷代帝皇喜歡,屈服權力的臣子極力拍馬逢迎,規矩也就變得越來越嚴厲,甚至還上升到了‘大不敬’要砍頭的地步...... 想完這些,叩拜禮也做完了。 何瑾就抬起頭,恭恭敬敬、規規矩矩地言道:“微臣何瑾叩見陛下,吾皇萬歲,大明國運昌隆?!? 弘治皇帝氣色看起來還不錯,不過神情就有些怪異。 畢竟習慣了何瑾的大拍馬屁、廢話連篇,可這次如此簡短,他一時有些沒適應過來:“潤德,將近一年未見,你好像沉穩了不少?!? 何瑾聞言,心中不免覺得有些好笑。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