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因為蓄水池不能入窯,只能外燒,所以對土的要求,非常苛刻。 至少要保證,無沙粒,無雜質(zhì)。 取回黏土,林楓將其搗碎,又和了一便水,變成水泥狀。 緊接著,他用木板當抹子,在承接面上一共鋪了三層黏土。 一層更比一層細。 “這是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只要成功,接下來就好辦多了。” 林楓小心翼翼地,一道一道地抹著泥巴,直到?jīng)]有一點抹子的痕跡才罷休。 隨后,他開始搭建頂端的蓄水池。 因為羅馬磚有限,所以只搭了最底下的一圈,其余的部分,全用樹干加黏土代替。 忙忙碌碌一大圈,一個半小時后,收集塔的大體形制,終于初步完成。 看起來,有點像個四角見方的大香爐。 “臥槽,楓爺,你這是要造鼎嗎?” “不是,在建核反應堆!” “錯,在造風暴祭壇,要召喚劍圣砍死你們這群大豬蹄子!” “233333” “造箭塔,防城管啊!!” 晾曬蓄水池內(nèi)陶土的時間,林楓在收集塔周圍,支了一個正方形的木架子。 木架正好與蓄水池形成了一道“回字形”的空隙。 他在那上面擺放了好多樹枝。 密密麻麻的,一根接著一根,看起來像個正方形的大喇叭。 “兄弟們,這是收集扇,可以最大程度地收集雨水。” 直播間中的觀眾們一聽,恍然大悟。 “哇,這么精致的嗎?” “楓爺,有沒有簡單點的,這個真學不來!” “這個感覺挺簡單的,就是不知道那個蓄水池可不可以存水,如果沒問題,簡直神作!” “蓄水池做這么高,取水的時候怎么取?” 見有觀眾質(zhì)疑,林楓繼續(xù)解釋:“只要燒制得好,存水是沒問題的。至于取水的問題,也不必擔心,等下我們可以在蓄水池的角落,裝一個自動來水裝置!”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