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這才是求生大師,心理素質真強,比虎芽那個周詠牛逼多了,手動點贊!” “看似表面穩如老狗,實則內心慌得一匹!” “楓爺,你為什么這么喜歡鉆洞?你是黃鱔嗎?” “233333333” 林楓無奈地笑了笑,說:“沒辦法,求生就是這樣,一直抱怨、害怕、畏首畏尾,是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的,這只會讓你更恐懼。” “所以,遇到困難沒什么大不了的,干就完事了,如果再不行,就盤它!” “66666” “盤它,一點都不圓潤!” “楓爺,我緊張得手心都冒汗了,你這么淡定真的好嗎?” 林楓四處看了看,繼續給大家科普洞穴求生的第二個方法,自救! “以上我說的那些求救方法,在這里并不適用,因為我根本等不來救援,所以只能進行自救!” “不管是在什么洞穴中迷路,你們請記住,要想走出去,首先要辨別方向,其次就是尋找環境差異,最后做出判斷。” “有水的跟著水走,有風的跟著風走,有光的跟著光走。” “這里面確實有風,但很可惜,它不能成為我的引路人,因為冰洞是放射狀的,四通八達,跟著風走,只會越弄越糟。” “不過,有一點差異,我倒是可以利用起來,那就是海拔的高度差!” 林楓將自己的腕表,放在了鏡頭下,上面顯示的海拔是6954。 “這里是珠峰,幾乎每走一步,海拔都會發生變化,我們剛進來的時候是7750米左右,最低曾走到6800米,而現在則是6950!這里正好是冰洞與巖層的交界線。” “所以現在,我要回到6800米重新出發,將出現的岔口全部標記下來,每條線路都走上一遍,然后再利用排除法!如果出現巖層地貌時的海拔是6950以上,就算是一條可選路線,如果是以下,就排除掉,因為這是錯的。” “根據我的腳程,巖層地貌,也是山洞,它們出現的位置,大概在7000米左右,所以現在,我要時刻關注腕表上的高度變化,原路返回,從6800米再次出發,規劃出合適的路線。” 這一番數據分析,邏輯性實在太強,聽得眾人云里霧里。 但其實也不難理解,說白了,就是利用海拔的變化,確認自己的位置,最后運用排除法,逃出生天。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