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朝堂上頓時(shí)炸開了鍋,這件事他們都聽說了,但是卻沒想到竟然是堂堂一國相爺干的事。 韓愈當(dāng)然死不承認(rèn),據(jù)理力爭,不過好像沒什么用。 李世子和唐侍郎情緒都很激動(dòng),力求皇上嚴(yán)查此事,若是不給他們的子女一個(gè)公道,他們就撞死在朝堂上。 諫官李志章這次卻不撞柱子了,反而要拼死要把事情還原,否則就據(jù)實(shí)記載皇上的昏庸事跡。 再接著皇上接到太監(jiān)的稟報(bào),說相府被棺材堵住了門口,也被全程的百姓包圍了,大家都對這件事的關(guān)注度極高。 甚至還有一些書生在鬧事,他們覺得李玉森是今年的新科狀元,作為最出色的讀書人竟然被人這樣誣陷,是對天下讀書人的極大不尊和挑釁。 今天那些人敢這樣對待李狀元,明天就敢這樣對他們? 若是讀書人被人這樣誣陷戲弄,將來誰還敢讀書? 這天下若是少了讀書人來明智,和那些蠻夷之人有何區(qū)別? 這勢必會鬧得家不成家,國不成國!! 這件事情在他們口中分分鐘上升到國家存亡的程度上,他們勢要為讀書人出一口氣。 皇上知道這些讀書人就喜歡把一點(diǎn)小事鬧得越大越好,體現(xiàn)一下他們的存在感。 而百姓們那些吃瓜群眾則是看熱鬧的不嫌事大,自然是越鬧越有看頭。 老皇上被這件事鬧得一個(gè)頭兩個(gè)大,開口問韓愈:“韓相,你還有何話可說?” 韓愈心里雖然驚濤駭浪,但是表面上卻依然波瀾不驚的說道:“老臣冤枉,老臣的確不知道這件事。” “老臣和兩位大人一向要好,又為何要陷害他們的子女?” “老臣到處樹敵對老臣有何好處?” “老臣雖然年邁,但也沒到糊涂的份兒上,怎會做出這般匪夷所思的事情?”韓愈有理有據(jù)的說著,大家竟然覺得很有道理的樣子,因?yàn)樗拇_沒有理由這樣做。 武陵王卻不緊不慢的說了一句:“父皇派人查一查不就全清楚了。” “是啊,事情鬧得這么大,還是查清楚比較好。” “是啊,是啊,事情查清既能還韓相清白又能給唐小姐一個(gè)公道。” “兒臣懇請皇上徹查此案。” “臣復(fù)議。” “臣復(fù)議!”朝堂上所有人都同意徹查此案,最后皇上只能徹查此案。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