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末將很好奇,既然趙誠部溪河首戰(zhàn)大捷,自身又損失較重,他現(xiàn)在去哪了?為何不見回來?” 秦明忽然好奇的一問。 “是啊,他去哪了?” 一群人書生現(xiàn)在才想到了這事上,完全不合常理,除非是死光了,否則怎么的也應該回來了。 參與列席的貴池主簿朱孝心里一驚,順著王黼的話一想,也順勢發(fā)難道,“這里原本不該有下官說話的余地,但剛剛王大人的話發(fā)人深思,其可能性真有。因為有這種嫌疑,于是他暫時不敢回來。需要有鋪墊,后續(xù)他在孤身回來說見證人死光了。畢竟他那點人數(shù),錯誤出陣,于這種時局下死光了,在邏輯上是沒問題的。” “對對,就是這個理,兩位相公怎么看?”王黼又急忙接話。 這尼瑪讓黃文炳都尷尬了起來,就算在喜歡找人毛病那也得真有毛病啊,這種捕風捉影指鹿為馬的行為雖然是官場常態(tài),卻屬于政治太不成熟,走極端。假設真被那趙誠帶著沒死光的人回來,甚至再有什么功勞,那就所有人都尷尬了! 還真以為蔡家是好惹的?若僅僅因立場不同戰(zhàn)法不同扯犢子,那么是的,朝中姓張的那群大夫還真會給蔡家添亂,頂著干。但若真上升到不惜影響穩(wěn)定的指鹿為馬,不確定性就很大了…… 思考到此,黃文炳不理會朱孝和王黼,捻著胡須看著蔡攸道,“知州大人,為何始終不說說誰授權趙誠出兵的?” 蔡攸遲疑少頃,反問了一句,“黃大人為何要認為是出兵?而不是辦案?” “這……” 就此一來黃文炳也算是知道蔡攸的立場了,這代表他有底氣,已經(jīng)決定保護趙誠。 趙誠現(xiàn)在的行為只靠一張嘴來說,沒人支持的話,他趙誠就可以是不服調遣,給池州添亂。但有人支持,他就能是縣尉執(zhí)行大宋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