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但凡山寨的收入以及支出結構都極其簡單,通常就是三條線,礦產,搶劫,以及自產山貨。 搶劫要辯證的看,這個年景殺人越貨的悍匪有,但是通常不多,大多是攔截在路上把過路商隊的物資抽取一部分了事。 礦產就是特指銅礦。本質原因當時白沉香說了,如果開采鐵礦和煤礦那相當于做苦力,來錢太慢。在官府官軍不作為不愛管的情況下,反正都是落草犯法,除非是沒銅礦,否則當然愿意搞來錢最快的。 最后一條線也是最苦的,就是自產的山貨。走這路線的通常是以戶為單位的散人,就是真正傳統(tǒng)意義上的山民,嚴格的講,他們和一般人的分別只是沒戶口的黑戶。 這就是趙誠、或者說蔡京政策主張這時期外緊內松的原因。 客觀的說這東西不是涇渭分明,而是混雜一起讓人很難分辨。老蔡京明白人啊,前陣子他有名言說:指鹿為馬并不是趙高專利,這么做的人很多,看需要而已,這些它就是政治。 現(xiàn)在,劉啟山帶著兩個他本家的“刀客”,忠心耿耿的模樣保護在趙誠身邊,跟隨著趙誠在外走訪。 走訪內容是要把這些東西盡可能的判斷清楚,做到心中有數(shù),才能在將后來的執(zhí)政中做到后遺癥最小。 是藥三分毒,只要治病用藥一定會有后遺癥,大小的區(qū)別的。那當然越小越好。 有倒是不論山寨怎么生存、不論走三條路線中的哪條,避不開的是需要變現(xiàn),不論是礦石、私造錢,山貨,或者是截留下來的商隊財貨,最終肯定要匯集到貴池縣這中心,從貴池縣官市換成大批量的米、麥、酒、鹽、布等等。 如果是后世,諸如財政部金融反恐局這類部門一樣,分分鐘成立個類似職能的部門,僅僅依靠監(jiān)控資金等相關流向的動作,就能輕易的對他們定性、并且定向清除。 但這里是大宋,一切都很原始,這些來自山寨的變現(xiàn)渠道沒中間稅收,不會走所謂的銀行匯兌。 通俗來講,這些事的治權在朱孝手里,他說放就可以放。 根據(jù)他們朱家的尿性、在東南的勢力,又“掛靠”應俸局這樣不能查的皇家單位。趙誠相信,既然他家的梁柱能用金絲楠木,他應該就是整個池州黑勢力的保護傘!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