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隨之而來的是趙誠被黑出翔來,秦明蘇在方等人帶節(jié)奏,但凡讀書人聚集的場合,到處充斥著對趙誠的非議和議論。總體就是懦弱和妥協(xié)。 趙誠沒空和他們打嘴炮,因為幾乎每日都在外面走訪巡查到日落。 自秦明的兩個營以都為單位,分別駐防在貴池縣各處關(guān)卡后,強買強賣以及搶奪的事件大幅減少,但隨著而來的是“過路費”問題。 大環(huán)境如此,沒有不收錢的兵,帶糧食的老百姓路過必然被收錢,就算不帶糧食,帶著山貨或者釣了魚、砍了柴火的人也多半都被收錢,有些路遠的人需要過兩至三個關(guān)卡的,甚至要繳兩至三次錢。 僅僅駐防的這三日來,趙誠收到的投訴多達53起。 無法處理! 這就是大宋的實際情況,秦明肯定也涉及在這些事其中,涉及深淺的區(qū)別。并且他脾氣爆炸,根本無法和他溝通。 這兩個營的指揮和生殺權(quán)的確在貴池縣。但就現(xiàn)在的情況說,這不是律法問題而是政治問題,基于當(dāng)前情況,涉及的人太多,又是山寨虎視眈眈的局勢,蔡攸直接下達了維穩(wěn)嚴令:嚴謹處理這些人,嚴謹提及這些事。 秦明像是遲早要出事的。因為談及這些問題時,城府很深的蔡攸雖然明面說不處理,但真是感應(yīng)到了來自他身上的殺機。真有點向水滸故事線靠攏了,怕是有機會時,小小蔡就要果斷抄了秦明全家的節(jié)奏。 這事上趙誠覺得秦明多少有點冤枉,他屁股里有屎但介入不會太深。最大的問題在于蠢,身為主將卻管不好下屬,于特殊時期犯忌且政治不正確,又沒有種師道的地位家世級別,沒童貫的圣寵,沒文人的皮囊保護。那在粗暴野蠻的封建時代出事就是大概率。 唯一慶幸的是,這些兵痞雖然不是趙誠帶出來的,不過趙誠現(xiàn)在真有些威性。做過許多事實,還當(dāng)眾一招打殘過董建武,此外小道傳言董建武都頭秘之消失和趙誠這大酷吏有關(guān)。 這樣的狠人要說沒威懾不可能,于是趙誠馬不停蹄四處走訪巡視的這兩日來,“過路費”的投訴杜絕了七成。 不是說他們沒收錢了,應(yīng)該是收取的數(shù)額降下來了,有了些分寸。 這就好,傷害一定會有的,權(quán)衡之后取輕的。能暫時拉扯過就行,要解決這些問題沒個十年八年不可能…… 第(3/3)頁